晶澳科技上半年扣非净利下滑近三成,拟定增50亿元扩大硅片产能

财经网 2021/08/24
导语

进入2021年,随着多晶硅“接棒”涨价,光伏产业链下游的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的业绩也难免受到影响。

财经网讯 8月23日,晶澳科技(002459.SZ)披露2021年度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61.92亿元,同比增长48.77%;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微增1.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滑27.95%。

公开资料显示,晶澳科技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等业务,近9成收入源自光伏组件的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10.12GW,海外出货量占比63%,据PV InfoLink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三名。

从业绩表现来看,相较于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5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45.11%、82.7%的表现,二季度晶澳科技上述指标均有大幅增长,但其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而言仍有所下滑。

具体而言,公司非经常损益金额影响利润1.73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由去年同期的5595.5万元增加至9540.1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也成为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功臣,金融达1.14亿元。

而据财报,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为13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15.37%。晶澳科技表示,主要系锁汇业务实际交割收益,该收益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另外,公司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3.28%减少至13.02%,其中太阳能组件毛利率为12.25%,较去年同期减少7.8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太阳能组件营收增长55.25%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则同比大增70.5%,对此,晶澳科技表示,主要系出货量增加,销售规模扩大,营业成本同向变动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事实上,202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多晶硅原料相继阶段性短缺,光伏全产业链随即“涨声”四起。而产业链价格在经过二季度的最低点后,8月份硅料再度调涨,成交均价回升至20万元/吨,近期光伏玻璃、银奖、边框等辅材价格也纷纷看涨,迅速拉高组件环节成本。

若产业链持续涨价,组件企业利润率改善仍然有限。晶澳科技也在半年报中指出,未来,光伏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和全球物流系统的稳定将对光伏企业的供应链安全带来风险。

在此背景下,晶澳科技持续深化其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通过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保证各个环节成本价供应,降低自身成本。

发布公告日的当天,晶澳科技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拟使用32亿元用于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3亿元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20GW单晶硅棒及20GW单晶硅片的项目投资总额为59亿元,建设周期暂定2年。

根据晶澳科技规划,预计2021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分别达32GW。而截至2020年末,公司组件产能23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

在不断加速扩产下,晶澳科技“备货”的步伐也同步加速。

4月21日,晶澳科技披露计划5年内向亚洲硅业采购多晶硅料约7.5万吨;4月28日,公司宣布拟向新特能源及其下属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18.1万吨,合同金额预计248亿元;5月12日,公布拟向新疆大全采购约7.82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5月29日,公司再度公布拟向保利协鑫能源旗下的江苏中能采购约14.58万吨颗粒硅。

7月30日,晶澳科技再度发布公告称,与福莱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将在未来三年内,向福莱特及其指定的全资控股公司采购约2.3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46.18亿元。

映射到二级市场上,晶澳科技今年以来股价表现强劲,市值一度跃升千亿大关。截至8月24日收盘,晶澳科技报收62元,上涨5.32%,总市值990.99亿元。

编辑: 李璐
关键字: 晶澳科技 半年报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