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375只新股募资3787亿元 专家预计四季度仍会以科创型企业发行为主

证券日报 2021/10/15
导语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0月14日,年内A股共有375家公司首发上市,同比增长26.69%;IPO募资合计3786.79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数量合计273家,占同期新股数量的72.8%;IPO募资金额合计2035.86亿元,占比为53.76%。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IPO在保持平稳发行的基础上,各板块过会率均有所下降,预计四季度仍将以稳为主。

四行业新股数量较多

从行业来看,今年以来,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和医药生物行业的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别有63家、38家、38家和37家。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注册制下A股IPO审核效率提高,科创板和创业板IPO数量占比约73%。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和医药生物等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另一方面,上述四个行业的景气度处于上行通道,相关企业的基本面整体表现较好。

“当前,投资者和市场都对高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给予较高关注,制造强国战略越来越得到重视,电子科技类企业则肩负着打破技术壁垒的重任。这些企业上市融资相对更为顺畅。”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据记者梳理,截至10月14日,已通过发审会会议或注册生效但未上市的公司还有65家,其中,2家今日(10月15日)上市,27家处于发行中,未确定上市日期,其余尚未启动发行。

陈雳认为,预计四季度IPO发行首先还是以稳为主,兼顾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平衡性。从结构上看,仍然会以科创型企业为主,其中,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更加突出专精特新方向,并成为四季度IPO的亮点。

IPO过会率较去年下降

今年以来,监管严把IPO入口关,出台多项新规,致力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如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行为,强化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7月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督促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归位尽责,更好发挥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9月30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进一步规范辅导相关工作,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另外,证监会网站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证监会集中公示了50条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其中,行政监管类39条,自律监管类11条。

“严把IPO入口关,有利于推动新股发行在科学合理的路径上保持增长,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构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汪惠青表示,具体来看,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从三方面入手,严把IPO入口关:一是严格审核,对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坚决否决,杜绝企业“带病闯关”的侥幸心理;二是加强首发现场检查,针对资金流水、生产、销售、仓储记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文件资料开展严格询问;三是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发行人、中介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监管和处罚措施。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A股IPO过会率有所下降。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发审委会议审核71家企业IPO,59家通过,过会率83.1%,去年同期过会率为94.19%。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分别审议118家和176家企业IPO申请,分别有105家和169家通过,过会率分别为88.98%和96%,去年同期分别为94.7%和97.89%。

与此同时,IPO主动撤单家数也创下新高。记者据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网站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有184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沪深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24家、68家、92家。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6家、5家公司为终止注册。

“今年以来,监管层将新股发行的监管重点放在‘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存在可持续性’等方面,并且开启了多轮现场检查,对部分抱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的企业产生了威慑作用。此外,监管进一步强调科创板的科创属性,部分不具有突出科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亦选择主动撤单,重新审视自身定位。”谈及今年IPO主动撤单公司数量大增,汪惠青如是表示。

陈雳称,在大力扶持优秀企业上市的同时,监管在审核中始终强调企业信披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此外,一些重大案件的处理,也震慑了心存侥幸者。

编辑: 杨锦曦
关键字: 新股 IPO A股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