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85家上市公司发布408份套保公告:超20%为首次参与 商品套保额度合计达339.24亿

和讯网 2022/04/15
导语

近日,上市公司金字火腿(002515)因套保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再度引起了市场对于期货套期保值的关注。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步壮大,期货规避风险的功能正在得到有效的发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纷纷参与其中,试图用调价保证收益,同时也有公司“未雨绸缪”,通过套期保值和签订长期采购合同等方式力求“锁定”原料价格。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情况如何。

年内185家上市公司发布408份套保相关公告 超20%公司为首次参与

据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公告栏显示,截至4月14日收盘,年内共有185家上市公司发布408份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拟参与套期保值业务进行风险规避。从套保种类来看,上述公司中仅参与商品套期保值的共有85家,涉及最多的板块为金属板块;仅参与外汇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共83家,外汇和商品套保同时参加的上市公司共有17家。

年内185家上市公司发布408份套保公告:超20%为首次参与 商品套保额度合计达339.24亿

从参与经验来看,上述185家上市公司中多数都拥有着丰富的套保业务经验,其中141家公司为非首次参与,占比近80%。其中又以大洋电机(002249)参与业务时间最长,至今已有16年历史。查阅相关公告可以发现,大洋电机首次发布套期保值公告是在2009年,拟于2010年参与。不过在其2009年的公告中还提到,公司从2006年开始就对期铜进行了套期保值,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原材料成本。此外,首次参与的上市公司数量也不容小觑。在年内俄乌冲突、伦镍逼仓等多个事件的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波动也随之加剧。在此背景下,年内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上市公司中有超20%都是首次参与套保业务,数量达44家。

商品套保年度保证金约329.71亿 龙头企业积极参与

从保证金额度来看,上述拟开展商品套保的83家上市公司多数披露了最高保证金额度,合计高达339.24亿元。其中套保业务保证金额度在10亿及以上的共有12家公司,5亿以上10亿以下的共有6家公司,1亿以上5亿以下的共有35家公司,1亿以下的共有42家公司。

年内185家上市公司发布408份套保公告:超20%为首次参与 商品套保额度合计达339.24亿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套保的公司中不乏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其中包含化工龙头恒力石化(600346)、PVC龙头中泰化学(002092)、锡产业龙头锡业股份(000960)等多家公司,且这些公司在套保业务的投入上都相当大手笔。

据恒力石化4月7日发布的公告称,为规避原油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拟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本着谨慎原则,2022年预计开展期货套期保值所需保证金不超过人民币45.71亿元。中泰化学2月1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为规避商品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化解价格风险,董事会同意公司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占用保证金最高额度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5%(约12.6亿)。锡业股份则在公告中表示,为规避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对公司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供应链业务的风险,同时减少因价格波动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业绩的影响和冲击,公司拟于2022年对与生产经营业务相关的产品、原料及供应链商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业务任意时点保证金金额最高不超过14.97亿元。

对比83家上市公司来看,上述几家公司保证金金额也稳居前列。具体来看,83家上市公司中套保业务保证金额度前十名分别恒力石化、东方盛虹(000301)、云天化(600096)、恒逸石化(000703)、佛燃能源、海大集团(002311)、锡业股份、中泰化学、恒邦股份(002237)和湖南黄金(002155),保证金额度分别为不超过45.71亿、20亿、16.24亿、16亿、15亿、15亿、14.97亿、12.6亿、11亿和10.96亿。

年内185家上市公司发布408份套保公告:超20%为首次参与 商品套保额度合计达339.24亿

值得一提的是,外汇套保虽因披露口径不同无法合并计算,但从表面的业务额度来看远超商品套保公司,从公司数来看也占据着半壁江山。如欣旺达(300207)曾在披露的公告表示,根据公司进口采购、出口销售额及市场汇率、利率条件,公司及其子公司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拟使用外汇套期保值工具在全年不超过等值人民币80亿元额度内滚动操作。事实上,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双向波动较为明显。而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少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遭遇较大挑战。因此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需求旺盛,尤其是进出口业务,急需外汇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对场内外汇衍生品尤其是外汇期货期待已久。

谨防套保变投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谨慎合理利用衍生工具,能够稳定企业经营、促进企业发展,但部分公司操作不当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诸如套保变投机、信披违规之类的新风险。

事实上,为阻止套保变投机以及信披等方面出现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2020年初,国资委曾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展金融衍生业务要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与实货的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相匹配,与企业资金实力、交易处理能力相适应,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

沪深交易所也曾在发布的行业信披指引中对套期保值业务的具体披露做出了要求。如披露内容需包括交易标的、额度、期限及金额;亏损和浮动亏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应予以披露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靠监管制度的促进并不足以完全防范上述风险的出现,上市公司自身能否洁身自好,抵御住期货交易的巨额诱惑也尤为重要,希望上述上市公司在开展套保业务的同时能够守住底线,谨防上述风险的出现。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上市公司 套保 金字火腿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