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动态 | 机器人概念板块再掀涨停潮 业绩仍将继续承压

财经网 2022/07/06
导语

财经网资本市场讯,7月6日,机器人概念板块再掀涨停潮,巨轮智能、金智科技、雷赛智能、哈工科技、雷柏科技等十余机器人概念股均获涨停。同时,机器视觉板块也相应上涨,涨幅2.91%。

特斯拉宣布推出人形机器人的消息是推动机器人概念的重要一环。自2021年8月,特斯拉宣布了名为Optimus的人形机器人之后,机器人概念便愈加受到资本青睐,机器人概念股也随之获得多轮上涨。

财经网注意到,在获得涨停的机器人概念股中,巨轮智能(002031.SZ)已在近期近期10个交易日内录得7个涨停,截至今日收盘报收4.27元,市值93.9亿元。金智科技(002090.SZ)收获三连板,截至今日收盘报收11.85元,市值47.9亿元。哈工智能(000584.SZ)近期10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截至今日收盘报收7.80元,市值59.4亿元。

市场空间可达百万亿

2022年6月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布推特,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能够运转的机器人原型,并因此将特斯拉的第二个人工智能日(AI Day)推迟到9月30日。马斯克此前还提到,Optimus是2022年最重要的产品开发项目,甚至可能比汽车业务更重要,并将在2023年开始生产第一台人形机器人。

天风证券认为,按照发布会的定义Optimus将首先在重复、枯燥、危险的环境和工况下应用,最终将走向我们的家庭,以彻底的解决人工不断短缺的趋势。

国盛证券指出,特斯拉即将推出的能够运转的人形机器人原型,这代表着特斯拉在人工智能上迈出了一大步,具备极强的标杆带头作用,将为机器人产业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100万亿级别。

A股上市公司们同样对人形机器人做出了反应。6月28日,科大讯飞(002230.SZ)在互动平台上回复网友问答时提到,科大讯飞有计划在2025-2030年推出懂知识、会学习的陪伴机器人和自主学习虚拟人家族进入家庭。

正如特斯拉利好了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上下游,Optimus的对机器人产业的影响同样如此。

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为机器人本体提供商与集成供应商,下游包括工业应用与服务应用,其中上游核心零部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国盛证券表示,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按成本拆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本体制造分别占机器人成本的。35%/25%/10%/15%,其中核心零部件成本合计约70%,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推出有望加速机器代人浪潮来袭,上游核心零部件、机器视觉等相关产业链有望直接受益。

安信证券也指出,特斯拉即将推出人形机器人(10.470, 0.72, 7.38%),软硬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其对高精度激光雷达的要求和需求将远超车载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预计到2025年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划将达到1051亿元左右。

业绩仍将承压

财经网注意到,尽管部分机器人概念股近期多次录得涨停。但人形机器人概念真正落实到上市公司业绩中,或许仍需时间考验。对于部分A股上市公司来说,机器人生意目前并不好做。

对于许多以研制、生产、销售工业机器人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说,下游工业应用行业变化则会直接影响其业绩表现。尤其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根据哈工智能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2亿元,同比增加6.46%;毛利相较去年同期下降3.47%,再累加商誉减值等因素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88亿元。

哈工智能年报中坦承,自2018年四季度下游汽车行业低迷至2020年因疫情导致的下游汽车行业持续低迷,汽车整车厂新生产线投资项目纷纷暂缓或停止,新增产线项目大幅减少,行业竞争激烈,导致该期间公司签订的项目毛利率大幅下降,至本报告期确认收入时,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金公司在分析机器视觉市场时也提到相应风险,下游扩产情况不及预期。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下游扩产不及预期,会降低对设备的采购需求,使相关厂商收入存在下滑风险。下游厂商提高产线中机器视觉设备应用比重的意愿对机器视觉营收有直接影响。若渗透率不及预期,则会使相关厂商存在收入下滑的风险。

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及国际大环境影响,机器人制造原材料涨价,也正影响其具体业绩表现。

而近10日刚刚录得7个涨停的巨轮智能。根据巨轮智能2021年年报,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营业收入仅为3.08亿元,占其总营业收入的13.93%;营业成本为2.98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07.92%。

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002747.SZ)年报中提到,2021年营业收入为30.2亿元;营业成本为20.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22%。

年报中表示,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料、磁钢及机器人铝制金属结构件、减速机等,磁钢、减速机等部件所需的金属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芯片及部分零部件的缺货情况持续,对下游生产及机器人的正常生产及交付产生影响。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8-3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9.1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85%;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6-29.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9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90%。

除此之外,技术创新能否持续也是机器人厂商们面临的难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提到,“十四五”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最大的难点之一。机器人在本体、零部件、集成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都面临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

编辑: 焦子航
关键字: 机器人概念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