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 证监会明确五方面重点工作

上海证券报 2022/08/02
导语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署名文章,详细分析了资本市场在新时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全面阐述了现代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应当把握的正确方向,以及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重点工作。

文章提出,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正确方向,须做到“五个坚持”。就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改,易会满在文中提出了五方面重点工作。

资本市场在新时代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紧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破解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性障碍,坚定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服务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升。

具体来看,资本市场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下述五个方面:

股债融资稳步增长。2017年至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合计5.2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33.9万亿元。

市场结构明显优化。截至今年6月末,A股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约37%。同时,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由2017年初的15.8%提升至23.5%。

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期货和衍生品法审议通过,有效填补了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基本法”空白。截至6月末,期货期权品种已有94个,基本涵盖国计民生主要领域。

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明显提升,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不断强化,近5年并购重组交易金额约10万亿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资本市场可在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指出,现代资本市场具有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在高质量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助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从经济金融发展史看,科技创新、产权保护、市场拓展与金融支持都是推动“创造性破坏”不断发生的关键力量,资本市场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突出。没有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企业创新、科技进步不可能如此日新月异。

二是促进产业和金融良性互动,助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更加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作用,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发展,引导更多储蓄向新兴产业集聚,同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三是助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较高。资本市场通过扩大股权融资规模、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等手段,可以缓解高杠杆风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对提升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助力实现共享发展。资本市场是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仍须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提升行业机构专业能力,实现实体经济发展、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投资者回报增长的良性互促。

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正确方向 须做到“五个坚持”

文章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新阶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现代资本市场的规律认识和实践把握,努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易会满在文中总结,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正确方向,要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发展方向始终正确。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好结合起来,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立场,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切实体现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际成效上,体现到有力有效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高水平循环上。

坚持实事求是,坚定走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之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定位、功能职责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必须充分考虑当前我国的市场基础、投资者结构和法治诚信环境等现实条件。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必须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契约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一方面,把握好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守好入口关,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另一方面,加强证券监管与行业监管等的协同,既亮明“红灯”,也设置好“绿灯”,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引导资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构建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既扎扎实实办好资本市场自己的事,也主动加强同财税、货币、产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增强合力,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坚持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推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股市有涨有跌是规律,对正常的波动政府不宜也不应干预,不能花钱买指数;但不干预不是放任自流,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止“市场失灵”引发异常波动。资本市场的稳定不是守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必须保持定力,坚持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改 明确五方面重点工作

文章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要把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大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市场稳、政策稳、预期稳,通过改革“进”、开放“进”,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

易会满在文中着重提到了五个方面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一是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强化市场功能发挥。证监会将继续把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加强宏观研判,围绕稳预期、稳上市公司、稳资金面、稳市场行为持续发力,强化对市场资金流向、投资者行为和上市公司业绩等边际变化的监测分析,健全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完善极端情形下的风险应对预案。同时,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二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下一步,证监会将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科学把握审核注册机制、各板块定位、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等问题,以“绣花”功夫做好规则、业务和技术等各项准备,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同时,加快中介和投资端改革,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和投资者保护体系,推进关键制度创新,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生态环境。

三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证监会将着眼于宏观稳杠杆、微观增活力,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和普惠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差异化发展需求。具体包括: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加快完善创业板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评价标准,突出主板大盘蓝筹特色,强化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发挥好北交所的“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统筹推进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制度创新,稳步扩大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范围,健全各层次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发挥好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创新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畅通募、投、管、退各环节;进一步健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着力提升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债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深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扩募和试点范围拓宽,抓紧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民营企业试点项目落地;与相关方面一道,深化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券违约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推动更多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

四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证监会将继续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好入口关与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并重,坚持聚焦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同时,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行业领军上市公司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融合和经济转型升级。

五是统筹开放和安全,扩大高水平双向开放。证监会将统筹开放和安全,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一方面加快推进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制度落地,支持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监测监管机制和风险应对预案。同时,加强与香港市场的务实合作,深化沪深港通机制,进一步推动提升香港市场承接境内企业上市能力,促进两地市场协调发展。

编辑: 李慧楠
关键字: 资本市场 证监会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