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暖意尽显 产业升级促投资稳出口

证券时报网 2023/12/06
导语

如果说完成全年增长目标问题不大代表了2023年中国经济的“形”,那么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在驱动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亮点则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势”。

2023年,服务消费暖意尽显,餐饮、文旅行业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历历在目;与此同时,在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等新动能的引领下,产业升级转型为企业发展提供结构性机会,而技术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又进一步助力企业“走出去”。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其中,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94.8%。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从消费细项来看,包括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在内的服务消费表现颇为亮眼。

一方面,消费者能直观地感受到线下消费的暖意,尤其是从今年的各个假期来看,餐饮、旅游消费重现“人山人海”;另一方面,数据层面也有明显增长,进一步佐证“烟火气”的升腾。今年前10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较商品零售额增长快了12.5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预计,线下聚集性服务业将继续回补此前的供需缺口,这也是明年经济恢复的动能之一。

不过,未来消费动能的复苏情况仍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服务业快速恢复以及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指向居民收入前景整体向好;同时,伴随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政策的放松,居民提前还贷现象减少,指向居民风险偏好边际修复,消费倾向有望改善。

在投资领域,罗志恒认为,今年年底增发1万亿元国债等政策,将推动基建投资持续发力。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根据决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此次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突出,预计此举将推动2024年基建投资实物工作量的增长,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上行至8.7%左右。

在近期的调研走访中,不少企业高管对记者提到,尽管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但对企业而言,仍存在不少“结构性机会”。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在绿色低碳、数字转型等新动能拉动下,今年前10个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为146.03万辆,较去年全年出口总量多39.66万辆,出口金额则同比增长了102.2%;太阳能电池按个数计量,前10个月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43.6%。

尽管今年整体进出口形势承压,但投资对高新制造业的加码正在转化为出口增长的动能。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5.1个百分点。罗志恒指出,受益于产业升级、产业安全需要和金融资源的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将保持高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以“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出口产品快速增长,体现了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显著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交往的盛会不断。从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对外开放的信号从未间断,与世界共享开放机遇的信心与决心也从未更改。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产业国际化成为当前新兴企业“走出去”的新动向,“很多新兴产业,不仅重视把产品卖出去,它的生产、研发、人才、供应链也都是国际化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在进一步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某光伏电池组件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当前光伏产业中国企业的产能占比较高,随着各国新能源转型的推进,海外市场对光伏本土化制造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海外市场的新增长机会。

某化工催化剂公司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海外产能布局计划并非单纯选址建厂,更多是寻找海外合作伙伴,通过共享部分技术、保留关键核心技术的方式,完成海外产能布局。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服务 消费 出口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