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要闻汇 | 凯普林科创板首发过会,北交所下周重启上市审核

财经网 2024/06/14
导语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交易所审核把关更趋严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也同步提高。本专题以周为单位,聚焦IPO企业上会、新增受理、上市表现情况,以及当周较受关注的热点公司。

据京沪深交易所披露,本周(6月10日-6月14日,下同)科创板1家企业上会,凯普林首发上会获通过。下周(6月17日-6月21日)北交所重启上市审核会议,成电光信、太湖远大将上会迎考。

排队企业情况方面,本周暂无企业IPO申请获受理;新增辅导备案企业3家,5家企业辅导工作完成;1家企业提交注册,1家企业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15家企业因主动撤回申报材料IPO终止。

与此同时,本周A股市场共上市1只新股,达梦数据首发价格为86.9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4.09倍,上市首日涨幅176.91%。

据Wind数据显示,下周2只新股申购,暂无股票公布A股上市计划。

港股方面,本周4家企业递表港交所;6家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2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下周,将有1只新股登陆港交所。

凯普林首发过会,产品和技术先进性获关注

新“国九条”后,科创板IPO迎来第二家上会企业。6月14日,凯普林接受上市委的审议,并顺利过会。

凯普林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成为全球激光解决方案的领跑者,为全球客户提供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产品及解决方案。2021-2023年,凯普林分别实现营收4.96亿元、7.22亿元、11.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0.21亿元、1.17亿元。

新“国九条”落地后,科创板更加凸显坚持“硬科技”的板块定位,适度提高了对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等方面要求。

从研发角度来看,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凯普林研发投入分别为0.74亿元、0.74亿元和1.28亿元,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11.94%;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2项,其中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且实现产业化的50项。

据上交所官网,上市委会议现场主要关注公司产品是否具备技术独特性和先进性、业绩是否存在大幅波动风险等。

另外,本周1家企业提交注册申请,为中航上大。中航上大主要从事高温及高性能合金、高品质特种不锈钢等特种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此次IPO,中航上大拟募资12.5亿元,用于年产8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北交所上会“开闸”,下周2家企业迎考

继沪深交易所后,北交所也将于下周恢复IPO上市委会议。据北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委将于6月17日、6月20日审议成电光信、太湖远大的首发申请。

成电光信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比重达9成以上。

对此,成电光信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与军工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智明达客户集中度相似,符合军工行业特性。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1-2023年,成电光信分别实现营收1.21亿元、1.69亿元、2.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0.34亿元、0.45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0.78亿元、0.19亿元,实现稳步增长。

在回复第三轮审核问询函后,太湖远大也将于下周迎来首发上会。太湖远大是一家从事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为联聚乙烯(XLPE)电缆料、低烟无卤电缆料和屏蔽料三大类,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制造领域。

在第三轮审核问询函中,交易所重点关注其期间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高于可比公司的情况,并要求公司说明产生差异的合理性。

回复中,太湖远大列出了销售费用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管理费用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研发费用率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销售费用率,公司销售费用率低于万马股份,公司回复称,主要是业务结构差异所致。公司销售费用率与科普达差异不大。公司销售费用率高于中超新材,主要是受具体的客户结构差异影响。

业绩方面,2021-2023年,太湖远大分别实现营收10.71亿元、13.92亿元、15.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61亿元、0.77亿元。

过会后仅7天,联芸科技IPO注册获批

IPO审核重启后,监管严把“入口关”的同时,企业上市审核效率也明显提升。

6月13日,证监会发布了同意联芸科技科创板注册的批复,批复的时间为6月7日。

值得一提的是,联芸科技于5月31日首发上会获通过,于6月3日向证监会递交注册材料,这意味着公司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时7天。

招股书显示,联芸科技是一家提供数据存储主控芯片、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和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其中公司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产品已实现对消费级、工业级及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的全覆盖。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1-2023年,联芸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约1.55亿元、2.53亿元、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74%、44.10%和36.73%。

此次IPO,联芸科技拟募集资金15.2亿元,计划投向新一代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联芸科技数据管理芯片产业化基地项目。

新增3家辅导备案企业,奥美森“转战”北交所

本周,IPO“后备军”继续扩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本周泰莱电气、魔样科技、宝得换热3家公司启动上市辅导,其中宝得换热拟冲刺北交所,其余2家企业未披露拟登陆板块。

公开资料显示,泰莱电气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配电变压器及箱式变电站制造商,该公司主要生产开关柜、变压器、箱式变电站等系列产品,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魔样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智能穿戴解决方案提供商,可提供专业成熟的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智能穿戴解决方案,辅导机构为国金证券。

宝得换热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是板式换热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可拆式板式换热器、钎焊式板式换热器。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56.08%;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同比增长72.8%。

本周5家企业IPO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分别为宏远氧业、思锐光学、奥美森、和鸿科技、洁能股份。除和鸿科技未披露拟上市板块外,其余企业均筹备登陆北交所。

其中,宏远氧业主要从事医用氧舱、微压舱、气压过渡舱等载人压力容器的研产销,2023年净利润0.45亿元,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另外,拟登陆北交所的奥美森,此前曾筹划创业板IPO。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奥美森曾于2021年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获受理,次年7月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上市进程终止。

奥美森是专业的智能装备制造生产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空调生产线。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奥美森实现营收0.65亿元,同比增长57.54%;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521.9%。

15家企业“撤材料”,IPO公司主动撤回仍“担责”

IPO排队企业情况方面,本周京沪深交易所暂无新受理企业。与此同时,15家企业因主动撤回申报材料IPO终止。

其中,镇海建安、科宝制药、斯贝科技、凯龙洁能原拟登陆沪市主板;尚水智能、中圣科技、垦拓流体、云舟生物、赛诺威盛、信芯微原拟登陆科创板;元澄科技、泛源科技、迪嘉药业、基因科技原拟登陆创业板;安美勒原计划登陆北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严查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问题。

同时,证监会多次强调IPO“申报即担责”原则,规定在检查过程中对撤回上市申请的企业“一查到底”,即撤回上市申请仍然要开展检查,该追责、该处罚的仍然要追责处罚。

6月11日,上交所对思尔芯及相关责任人发布纪律处分决定。因思尔芯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其招股说明书涉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上交所决定对思尔芯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据了解,这是注册制以来,交易所首次对IPO发行人处以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纪律处分。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本周A股1只新股上市,达梦数据首日涨176.91%

据Wind数据披露,本周A股市场仅有1只新股上市,为达梦数据,其首发价格为86.9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4.09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46.12倍。

6月12日,达梦数据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上市首日,达梦数据以310元/股开盘,较发行价暴涨超250%,盘中最高涨至313.33元/股,截至收盘涨幅回落至176.91%,股价报240.8元/股。就投资者打新收益而言,按盘中最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500股)达梦数据可赚约11.32万元;若按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可赚约7.69万元。

作为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达梦数据向大中型公司、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提供各类数据库软件及集群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等一系列数据库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

2021年至2023年,达梦数据分别实现营收7.43亿元、6.88亿元、7.9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亿元、2.69亿元、2.96亿元。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0.6%、94.11%和95.84%;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86%、20.31%和20.79%。

报告期内,达梦数据员工人数从2021年末的1059人持续增加到2023年末的1474人,员工薪酬总额分别为2.84亿元、3.71亿元及4.63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8.24%、53.96%及58.26%。

2024年一季度,达梦数据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26.79%;归母净利润为5565.18万元,同比增长65.86%。

此次IPO,达梦数据原计划募资23.51亿元,其中3.52亿元将用于集群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项目,3.43亿元用于高性能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项目,2.53亿元用于新一代云数据库产品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剩余6.03亿元用于达梦研究院建设项目。公司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16.52亿元,较原计划“缩水”6.99亿元。

下周2只新股申购,永臻股份IPO募资额低于预期

据Wind数据披露,下周将有2只新股迎来申购期,爱迪特、永臻股份均于6月17日申购。截至目前,爱迪特、永臻股份均已披露IPO发行价格,分别为44.95元/股、23.35元/股,发行市盈率分别为25.49倍、15.06倍,均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7.41倍、17.05倍)。

招股书显示,爱迪特是一家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提供商,公司为义齿技工所和口腔医疗门诊、口腔医院等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其由口腔修复材料、口腔数字化设备两大类产品组成。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爱迪特的营收分别为5.45亿元、6.03亿元、7.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4.37万元、1.16亿元、1.47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13%、45.41%和49.15%。

据招股书披露,爱迪特采取经销、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报告期内有超过400家经销商与公司存在合作,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6%、45.07%和39.92%。

此次IPO,爱迪特原计划募资9.55亿元,其中2.35亿元将用于爱迪特牙科产业园-口腔CAD/CAM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2.64亿元用于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平台项目,1.69亿元用于爱迪特牙科产业园-研发中试基地项目,剩余2.8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根据发行公告中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计算,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8.55亿元。

永臻股份主要从事绿色能源结构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光伏边框产品、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光伏支架结构件。

2021年至2023年,永臻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29.52亿元、51.81亿元、53.9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72.7万元、2.46亿元、3.71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88%、11.28%和10.75%。

报告期内,永臻股份收入来源主要为光伏边框产品业务,该业务收入分别为26.19亿元、44.55亿元和51.64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9%、98.51%和97.1%。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分别为26.12亿元、40.92亿元和45.59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73%、90.48%和85.73%。

此次IPO,永臻股份原计划募资17.25亿元,其中14.25亿元将用于铝合金光伏边框支架与储能电池托盘项目一期光伏边框工程,剩余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根据发行公告中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计算,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3.85亿元,未达预期。

下周,暂无股票公布A股上市计划。

目前,仅中仑新材1家已在网上发行的企业,尚未公布上市日期。

本周港股4家递表,6家通过聆讯

本周,4家企业递表港交所,按递表时间先后分别为广东集信、宁波海上鲜、英诺赛科和上海凌凯;6家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分别为方舟云康、嘀嗒出行、黑芝麻智能、西安经发物业、老铺黄金和元续科技;2只新股登陆港交所,分别为QUANTUMPH-P(02228.HK,下称“晶泰科技”)、和云工场(02512.HK)。

据招股书介绍,宁波海上鲜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海洋经济数字化赋能的综合服务企业。此次递表港交所,公司有望冲击“中国内地数字渔业第一股”。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收益分别约为11.98亿元、14.27亿元和9.14亿元;年内溢利分别约为4534.2万元、3412.3万元和3580.3万元。同期净利润率分别仅为3.76%、2.38%和3.94%。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是顺风车行业最早的玩家之一,也是中国第二大顺风车平台。公司曾于2020年10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和2024年3月五次递表港交所,6月12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收入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1亿元、-1.88亿元、3亿元;期内毛利率分别为85.4%、79.5%、75.9%。

从新股上市首日市场表现来看,本周上市的2只新股中,“AI制药第一股”晶泰科技6月13日在港交所上市,该股为港交所第18C章特专科技制度落地一年多来的首只首发上市新股。上市首日,晶泰科技高开2.08%,报5.39港元/股,盘中最高涨幅达到24.62%,触及6.58港元/股,截至收盘,股价报5.8港元/股,涨幅9.85%。

另一只新股云工场上市首日则“破发”,该股6月14日以4.37港元/股开盘,盘中最低价3.66港元/股,最终收报3.8港元/股,跌幅17.39%。

下周,将有1只新股登陆港交所,为武汉有机(02881.HK)。

招股书显示,武汉有机为中国及全球市场知名的甲苯衍生品供应商,主要专注于通过有机合成工序制造甲苯氧化及氯化产品、苯甲酸氨化产品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约27.89亿元、31.33亿元、26.77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3.09亿元、3.4亿元、7290.2万元。

报告期内,武汉有机自制产品的平均售价分别为8909元/吨、8536元/吨和7957元/吨, 2023年平均售价相较2022年下降约7%。同期,公司自制产品销量分别为24.85万吨、31.88万吨和27.91万吨,2023年的销量较2022年减少超12%。受此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的22.9%降至2023年的12.3%。

综合京沪深交易所、wind、公司招股书

编辑: 樊梦迪
关键字: 凯普林科 武汉有机 联芸科技 嘀嗒出行 宁波海上鲜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