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在AI算力需求、消费电子复苏及新技术融合的推动下,迎来显著增长。特别是部分龙头企业在柔性显示、智能硬件和高端光模块领域表现突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为例,最新数据显示,32家电子通信行业公司预计连续盈利且增速超过100%的同时,另有22家公司预计扭亏为盈。
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显示,AI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推动电子全产业链的升级迭代。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创新,电子科技产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此外,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消费电子企业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持续优化深入,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预计2025年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消费意愿有望提升。
AI驱动需求复苏
龙头企业业绩亮眼
回顾2024年,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我国电子通信行业迎来强劲复苏,消费电子、智能硬件等领域需求显著回升。在这过程中,诸多龙头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洞察力,业绩表现亮眼,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例如,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股份”)预计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25.57亿元至27.75亿元,同比增长135%至155%。
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逐步复苏,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MR、智能穿戴等产品线进展顺利,综合毛利率显著提升。
同样受益于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还有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A”)。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其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预计实现净利润52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104%至116%。
京东方A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介绍道:“2024年,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全年出货量约1.4亿片,同比持续增长,高端占比显著提升。此外,公司不仅在折叠产品上实现了40%的出货增长,还成功量产交付了全球首款三折产品。同时,公司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柔性AMOLED业务的整体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我国电子通信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AI技术与消费电子、智能硬件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与升级,为龙头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正如上述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看来,未来AI技术与元宇宙、智能硬件的融合将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公司将继续紧抓行业机遇,推动长期健康发展。
光模块市场爆发式增长
相关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光模块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高端产品如800G和400G光模块需求激增。受益于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的强劲需求,相关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例如,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际旭创”)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46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111.64%至166.85%。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800G和400G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中际旭创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张耀嵘在赛迪顾问举办的“2025IT趋势”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算力规模将达369.5EFLOPS,同比增长26%,在全球占比有望超过28%,位列全球第二。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凸显,算力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核心驱动,2025年中国算力规模有望继续高增,同时更加兼顾向“优质算力”转型。
展望未来,随着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优质算力”转型的深入推进,光模块及相关产业链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际旭创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仅巩固了自身市场地位,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光模块产业将成为推动全球通信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