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记者发稿,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已突破90亿元,其在创造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在A股市场激起了千层浪,带动IP经济概念强势上扬。
截至2月11日收盘,IP经济相关概念股中,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等涨停,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博股份”)等涨幅超4%。
“《哪吒2》票房口碑双丰收,与IP经济热度形成强劲共振,有力彰显了IP经济的商业价值。这一现象不仅将吸引海量资金蜂拥而入,还极大地推动了IP开发、衍生品打造以及产业链整合进程,有望为我国娱乐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新增长点。”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商业与文化价值兼具
除了票房成绩斐然,《哪吒2》电影周边商品也掀起抢购热潮,泡泡玛特《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上架后迅速售罄。FunCrazy作为官方衍生品合作品牌,推出的亚克力色纸等产品,目前也基本全线售罄。此外,多地文旅也在积极打造哪吒IP,以期赢得流量。
IP经济作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覆盖周边商品(谷子经济)、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多个细分领域。在数字化趋势下,它还能借助数字技术,将文学、动漫、游戏等知识产权转化为数字资产,在数字空间实现多元运营、交易与商业变现。
“IP经济的火爆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年轻一代对文化娱乐内容的消费习惯改变,他们更愿意为喜爱的IP及其衍生商品买单,从而推动了IP经济的蓬勃发展。另外,电商、社交等平台的兴起,也为IP经济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销售方式。”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我国IP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已从单一的内容创作环节,逐步向涵盖内容孵化、IP授权、多业态衍生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模式转变。众多市场主体敏锐捕捉到IP的战略价值,纷纷投身布局,通过多元化运营,构建起丰富多元的盈利体系。”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IP经济逐渐繁荣同样离不开政策的助力。2024年以来,政策层面持续为IP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例如,2024年2月份,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的《杨浦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到,构建多元内容融合的原创数字IP产业链条。同年7月份,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特色IP和导演编剧扶持计划,支持原创动漫IP授权经营。2025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提出,重点支持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动漫等领域的精品创作。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国内IP衍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另据深圳中商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预测,2025年国内年度授权商品零售额将达到1467亿元;中国网络文学IP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未来,IP的表现形式将形成多元化发展。虚拟数字人、沉浸式数字体验、区块链数字藏品等创新业态不断涌现,持续拓展IP的商业应用边界。此外,IP经济还将与文旅、教育、零售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与文化价值。
迎来黄金发展期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利好不断与市场热度上升的双重推动下,IP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也顺势成为资本市场竞相追逐的热点,或将步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与IP经济相关的业务动态。光线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拥有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IP资源,“目前,公司的IP衍生业务在正常推进中,未来将根据项目及合作情况适时推出更多衍生产品。”
据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2025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在互动娱乐领域,公司将逐步推进“ChinaJoy”这一IP的品牌影响力和内容多样化,后续将积极推动与游戏及动漫等头部IP的业务合作关系。
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积极布局IP全权、深度参与谷子经济,目前已与多个知名IP达成合作,如赞萌露比、夏目友人帐等。公司聚焦文旅赛道促进IP周边的线下体验和线上消费,IP衍生品合作品类包括不限于毛绒玩具、盲盒等。此外,公司正全力推进自有渠道的搭建。
广博股份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将持续抢占热门IP,并培育推广汐西酱、MIMO等自主IP的知名度,打造多元化IP矩阵。
在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秘书长、副教授林先平看来,相关上市公司应将核心竞争力聚焦于IP的原创性与内容质量,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市场辨识度的IP。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此外,企业还应积极拥抱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其深度应用于IP内容创作、用户洞察、精准营销等环节,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