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高管变动潮

上海证券报 2025/03/27
导语

◎记者 王彦琳

今年以来,证券行业轮番上演高管变更“大戏”,从头部券商到中小券商,多家公司迎来新任掌舵者。相关变动,不仅关乎券商自身的业务取向、战略发展,更是行业转型重塑的缩影。

多家券商高管变更

截至目前,已有中信建投、国开证券、长江证券、财信证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等10余家券商完成董事长、总经理等岗位的调整,涉及高管人数超20人。

仅3月以来,就有至少4家券商公告了高管变动信息。3月25日,中原证券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河南省委相关文件,推荐张秋云为公司董事长人选。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尽快召开董事会会议,选举确认董事长。在公司董事会选举出新任董事长前,仍由鲁智礼继续履行董事长职责。据悉,新任董事长张秋云来自中原证券第二大股东河南投资集团。

3月13日,中信建投公告称,选举刘成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同时,刘成自选举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的议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委员,任期均至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任期结束之日止。

3月3日,国开证券发布总裁发生变动的公告称,根据控股股东单位的推荐,公司于2月27日召开董事会并形成决议,聘任顾仲辉为国开证券总裁。此前,该职位由公司董事长刘晖代行2月有余。

3月2日,长江证券发布公告称,金才玖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长及董事等职务,根据有关规定,董事会全体参会董事一致同意推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刘正斌代为履行董事会相关职责

此外,还有多家券商新任高管就位,包括华兴证券新任董事长王力行、新任总经理马刚,东莞证券新任总经理杨阳,国盛证券新任总经理唐文峰,金圆统一证券新任总经理张煜,国都证券新任总经理张晖,银泰证券新任总经理关晓斌等。

并购重组、股权变更催生人事调整

老将谢幕,新生力量接棒是自然规律。今年以来一批“60后”高管到龄退休。例如2月,中信建投原董事长王常青到龄退休辞职。

此轮人事变动还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部分高管离职是因“工作调动”,究其原因,与行业密集推进的并购重组浪潮紧密相关。

例如,海通证券原董事长周杰于今年1月辞职,而后出任上海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另据报道,海通证券原总经理李军也于3月赴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任党委副书记,后续或将出任总裁一职。

目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两者合并后的新公司名称已经官宣,定为“国泰海通证券”,新公司党委已成立,由国泰君安现任董事长朱健担任党委书记、国泰君安现任总裁李俊杰担任党委副书记。根据党内任职情况,预计朱健、李俊杰将担任合并后公司董事长、总裁。

当前,证券行业还有多起并购案例持续推进,包括“国信+万和”“西部+国融”等。预计随着业务走向整合,还会有更多的人事变动渐次落地。

除并购整合导致的工作变动外,当前券商股权加速流转也导致了管理层岗位的调整。例如,金才玖因工作调整辞去长江证券董事长一职。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金才玖离职与长江证券股权变动有关。

据长江证券公告,湖北国资旗下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产业集团”)拟受让湖北能源和三峡资本所持长江证券15.6%的股份。同时,长江产业集团与长江证券部分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此次股权转让若顺利完成,湖北能源、三峡集团面临退出,长江产业集团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折射行业发展新动向

高管变动,折射了证券行业新的战略方向、发展需求。

从接任的新高管来看,专业化、年轻化成为趋势,一批“70后”、“80后”管理者登上舞台。例如,财信证券新聘任的两名副总裁杨可名与徐璐均为“80后”,在公司内部历练多年后走上了管理岗位。国开证券新任总裁顾仲辉、拟任中原证券董事长的张秋云均为“70后”。

新高管走马上任,将深刻影响公司下一阶段的谋篇布局。从部分新高管的过往履历或可一窥公司接下来的侧重点。例如,新任华兴证券董事长王力行,在投行领域深耕多年,操刀多起并购项目。而新任华兴证券总经理的马刚在加入华兴证券后,曾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服务于新生代投资者的“华兴证券多多金”App及全数字化财富运营体系。

新领导班子的履历也契合了华兴证券的发展重心。2021年,华兴证券确立“大投行”和“大资管财富”双轮驱动战略规划,此次高管调整或标志着其战略重心进一步向“投行+财富管理”双引擎模式演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称,证券行业新任高管背景多样,或来自股东方和公司内部,或通过市场化招聘,普遍具备丰富的金融经验、专业背景和战略眼光。在当前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券商亟待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专业能力、聚焦优势领域,新任高管或将有助于推动公司战略调整和业务创新。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券商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