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2日,第三届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复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今年复材展主要集中展示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同时也覆盖了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多个产品类别,178家企业及产业链公司参展,这表明复合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其将在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发展前景广阔
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绿色环保等优良特性,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复合材料在未来五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这也将带动产能显著提升。
据悉,复合材料产业链上游为基体和增强体材料,基体包括金属基、陶瓷基、碳基等,增强体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产业链中游为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过程,根据基体的不同可分为碳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下游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新能源、医学等领域。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董事长黄再满曾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复合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年均4%至5%的复合增长率,并将占据全球最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行业技术创新将不断加速,推动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我国复合材料的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我国对复合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二是中国企业在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不断加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整合加速,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深圳市湾众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邱思甥向记者表示。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风电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在各产业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的背景下,从航空航天对材料轻量化、高强度的严苛要求,到汽车制造对节能与安全性能的持续追求,再到建筑领域对环保和耐用材料的迫切需求,复合材料发展热点涌动,多家公司提前布局下好“先手棋”。
在本届复材展上,《证券日报》记者看到多家龙头公司带着自身拳头产品或最新产品参展,包括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启技术”)、中材科技、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新材”)、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其中,光启技术作为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国内供应商,在本届复材展上对外展示了基于超材料技术的先进复合材料产品。光启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产品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尖端装备的综合性能,使其具备更强竞争力。而且这些先进复合材料产品在低空领域及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此前,光启技术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项目只涉及人形机器人所需的超材料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并致力于推动基于AI的人形机器人实现超材料的全方位智能制造,以提升各生产基地的效率。
中材科技携风电叶片、玻璃纤维、锂电池隔膜、储氢气瓶、高性能玻纤及立体织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产品亮相本届复材展。
时代新材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形成了从材料研发到产品制造的一体化产业链,产品覆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细分领域。近日,时代新材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00.55亿元,同比增长14.35%;实现营业利润约5.22亿元,同比增长39.32%,旗下风电叶片、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及工业与工程板块等多个业务的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