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销、提价格、化风险 上市公司灵活应对关税挑战

上海证券报 2025/04/14
导语

近日,美国肆意加征畸高关税引发市场密切关注。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冲击,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密切关注国际经贸政策和环境变化,并拟通过提高内销占比、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分散风险、化解成本压力,以积极应对关税冲击。

提高内销占比

记者了解到,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近年来已有众多上市公司未雨绸缪,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耕渠道建设等措施持续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此次关税冲击下,多家公司表示,将通过进一步提升国内销售占比来应对挑战。

三花智控表示,2024年,公司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到20%,且出口美国的很大一部分订单采用FOB模式,由客户承担关税及运费。未来,公司将通过灵活调整海外基地产能、与客户协商分担关税成本、提升国内销售占比等多种策略进行应对,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神开股份称,美国市场曾是公司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但近年来公司已逐步调整了国际市场布局,目前公司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仅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的不足1%。未来,公司在保持国内市场稳定的同时,将继续坚定执行出海战略,重点拓展中亚、中东、北非、泛俄地区等市场。

在积极扩大内需、加大国内销量及收入方面,开润股份表示,在品牌经营端,公司自有品牌“90分”产品及与小米合作的箱包产品目前主要销售区域均为国内,近年来通过建立不同平台线上旗舰店、IP联名、增加线下分销、KA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国内销量,未来将持续挖掘国内优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收入增量。大洋电机称,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内、欧洲、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业务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多家公司表示,近年来,公司内销业务占比已呈逐年上升趋势。记者从华孚时尚获悉,近年来,国际贸易方面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不确定因素持续扰动,公司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公司坚持以“双循环”战略实现了海外、国内市场均衡发展,深耕内循环,持续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华孚时尚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境内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80%。此外,得益于在相关地区的布局基础,公司整合了棉花种植、棉花加工、仓储物流、花纱交易、纺服供应链,实现前后端产业贯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因此,外部关税风险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小。

东箭科技表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内销业务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度的约52%提升至约60%,国内市场收入逐年增加。此外,近年来,公司在国内市场品牌建设、产品研发、渠道开发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并实现了主要原材料、核心设备100%本土化采购。

金禄电子称,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通信行业技术迭代等影响,公司近年来加大国内市场拓展力度、积极优化客户和订单结构,境内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由2021年度的57.25%提升至2024年度的65.30%。2024年度,公司外销占比已降至34.70%,其中直接出口美国及通过贸易商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比不超过5%。

综合考虑调整价格

记者发现,一批上市公司已开始酝酿价格调整策略,称将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调整自身产品价格,以应对国际贸易挑战对公司营收带来的影响。

金河生物表示,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变化,将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适时适度进行价格调整。永安药业表示,公司正在与美国客户了解关于牛磺酸具体的关税执行情况,在产品定价上,公司将综合考虑牛磺酸的生产成本、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目前公司对美出口业务正常。道恩股份表示,公司将做好TPV产品进口替代,持续提高TPV市场占有率,公司TPV价格也会根据关税政策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记者获悉,多家公司正与国际客户磋商产品价格。大叶股份表示,公司已经与美国客户取得沟通,将综合考虑供应链价格变化情况、各海外基地产品成本结构、关税等多方面因素,适时调整产品价格。美国加征关税事项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杰瑞股份宣布,未来,公司仍将通过产能建设全球化、供应链多元化、调整产品销售价格等多种措施,应对国际业务经营风险的影响。博深股份表示,公司在美国设有销售子公司,主要采购泰国子公司制造的金刚石工具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公司正与客户沟通,就产品价格政策加强磋商。

康斯特4月7日表示,2025年1月起,公司国际市场已由单一的美国子公司运营调整为新加坡及美国的双运营中心模式,针对美国关税增加造成的成本压力,公司已启动调涨产品价格、新加坡子公司加速承接所有非美国市场订单、区域市场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并提高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等措施。公司于4月10日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受益于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的高接受度,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快速迭代能力持续巩固定价权,未来仍将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价格策略。

木林森则称,为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影响,公司旗下朗德万斯采取了产品加价策略。此前已宣布自2025年5月起上调产品价格,在此基础上,所有产品将于2025年6月再次提价。在当前美国关税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公司将充分发挥墨西哥工厂的优势,把部分产品的生产转移至墨西哥进行。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A股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