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莱士”,002252.SZ)发布公告,拟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南岳生物”)100%股权。业内分析认为,该项收购是血制品行业整合步伐加速的体现。
“海尔系”血制品核心竞争力有望加强
南岳生物是湖南省唯一拥有GMP证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其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达500吨,目前旗下在运营的单采血浆站共9家,2024年采浆量达278吨。
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海尔集团于2024年6月入主上海莱士,宣布上海莱士成为其大健康产业“盈康一生”成员,并支持上海莱士推进“拓浆”和“脱浆”齐步走战略。本次收购南岳生物是上海莱士推进“拓浆”战略的重要举措。
天眼查显示,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莱士的大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20.82%,而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青岛海盈控股有限公司。
根据《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股权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公告》,上海莱士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分为基础对价和或有对价两部分:基础对价对应南岳生物100%股权作价42亿元;若2025年度南岳生物采浆量达到305吨,则上海莱士应另付南岳生物实际控制人刘令安或有对价5000万元。
根据已公开披露的上海莱士2023年采浆量1500余吨测算,本次收购完成后预计上海莱士采浆量将获得18%以上的增长。同时,上海莱士将拥有湖南省内17家单采血浆站(含2家分站)中的12家(含1家分站),且南岳生物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也将助力上海莱士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告显示,2023年和2024年1月至9月,南岳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和4.47亿元,实现净利润9635万元和7218万元。本次收购将直接提升上海莱士收入和利润规模、增厚上海莱士每股收益。此外,上海莱士表示,南岳生物拥有的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4项在研产品管线与上海莱士现有优势资源形成协同与互补。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和南岳生物之间可有效整合研发资源,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新产品研发进程,从而充实产品线、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上海莱士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莱士自2008年上市以来,不断通过外延并购持续拓展规模,已成功完成了对邦和药业、同路生物等4家血液制品企业的并购和整合,目前全国拥有上海、合肥、郑州、温州、广西5大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单采血浆站44家。
血制品行业前景获业界看好
公告显示,对于估值对象所处的血液制品行业而言,属于资源属性较强的行业,我国上游血浆采集一直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自2001年5月起没有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对药品生产(包括血液制品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只有通过包括GMP合规性等法规符合性检查的企业,才能获颁“药品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单采血浆站的设立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单采血浆站只能由血液制品企业设立,实行“一对一”的供浆关系,单采血浆站设立要求符合相应的设置规划,在一个采浆区域内只能设置一个单采血浆站,血浆站数量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企业不足30家,行业进入壁垒高,且大多规模较小、产品品种较少、行业集中度不高,超过半数企业不具备新开设浆站资质。
万联证券研报认为,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外延并购、内生增长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24年,华润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先后并购绿十字香港、武汉中原瑞德;2025年上海莱士拟收购南岳生物,加速了行业整合步伐。2024年我国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持续推动浆量稳步增长。据统计,2024年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远大蜀阳的采浆量合计占据国内血浆采集量80%左右,行业规模效应凸显。
另据光大证券研报,血制品生产涉及国家生物安全且具备资源品属性,由于政策限制,目前行业内仅存较少厂商,形成了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为主的寡头格局,产业链自主可控,受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小。随着血制品行业内多个企业股东实力的持续提升,优质血制品资产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战略发展路径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