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定增市场暖意渐浓 年内募资规模同比增长83.68%

证券日报 2025/04/18
导语

本报记者 田鹏

4月18日,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增发的2649万股份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上市。据悉,该批新增股份上市首日公司股价不除权,股票交易价格设涨跌幅限制,限售期为该次发行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6个月。

事实上,今年以来,定增作为上市公司融资主渠道作用愈加突出,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下同),截至目前,年内共有45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实现募资1391.19亿元,规模同比增长83.68%,在同期上市公司融资总额中占比高达79.69%。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今年以来,A股定增市场明显回暖主要受政策红利、市场环境变化、投资者偏好和行业整合需求等四大因素共同影响。此外,百亿元级定增公司案例增多,也拉高了年内定增市场整体规模。展望未来,新能源与储能、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军工与航空航天、医药与生物科技和金融服务业的定增需求可能持续增长,这是政策支持的结果、技术迭代的要求、市场需求的展现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定增市场呈现四大趋势

今年以来,定增规模显著提升的同时,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是大额定增项目增多。数据显示,今年45起定增项目中,有4起募资金额超百亿元,分别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定增项目(294.92亿元)、中航成飞股份有限公司定增项目(174.39亿元)、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定增项目(140.00亿元)和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定增项目(100.00亿元),而2024年仅1起百亿元定增项目。这不仅拉高了年内定增发行总规模,而且使得年内单个项目定增融资均值升至34.99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是行业分布显露集中化趋势。数据显示,制造业以509.03亿元的定增规模居首,占比达36.59%。金融业(120.00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2.03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0.00亿元)紧随其后。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趋势逐渐显现。数据显示,上述45家公司中,来自电力设备、电子、国防军工、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参与热情较高,各有4家领域内公司通过定增进行资金募集。这一分布特征有力地反映出相关行业对资本的旺盛需求,以及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进程中积极谋变、加速发展的态势。

四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参与热情有所提升。数据显示,上述45家公司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19家,占比为42.22%,相较去年同期提升19.15个百分点。从相关公司募集资金用途来看,主要用于项目融资。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定增市场前景乐观,政策将持续助力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同时,投资者结构也将优化,长期资金流入会提升市场活跃度与规范性。

多因素支撑市场回暖

定增一直是上市公司实施兼并收购的重要手段,在缩短并购整合周期、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紧接着在2025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打破传统投资界限,允许公募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定价类定增……这一系列举措接连推出,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对定增业务发展的信心,有力推动了定增市场规模的扩张。

从企业角度看,定增也是颇具“性价比”的募资途径。首先,相较于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在财务资质、发行折价、受理时长、发行费用四个方面均优势明显,其认购方式更为灵活,除现金外,还可以是资产或债券。

以发行费用为例,相比公开增发以及可转债,定向增发的发行费用率较低。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定向增发平均发行费用率为2.69%,公开增发平均为3.95%。

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定向增发既能帮助企业快速获得大额资金,又不会对二级市场造成过大冲击。同时,定增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折价率,吸引了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的参与。尤其是百亿元级定增项目,通常具备较强的战略意义,容易吸引大型资本的关注。

其次,募集资金用途广泛,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资金支持。上述45家公司中,6家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6家用于配套融资、9家用于融资收购其他资产、24家用于项目融资。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定增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并购重组等领域,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定增融资,企业可以将资源集中于高增长、高附加值的领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编辑: 文静
关键字: A股 定增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