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8日,已有涉及农药产品生产、销售的29家农化行业公司披露今年一季度报告。除两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外,其余27家公司实现盈利,有1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5家公司同比扭亏为盈
在经历2024年的去库存周期后,农化行业正迎来“春天”。近期农化行业上市公司陆续披露的今年首季业绩传递出行业的阵阵“暖意”。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8日,东方财富“农药兽药”板块中已有涉及农药产品生产、销售的29家农化行业公司披露今年一季度报告。除两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外,其余27家公司实现盈利,有1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5家公司同比扭亏为盈。
国海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表示,随着海外各区域库存去化,农药旺季来临,终端需求有望回暖,看好农药企业盈利修复。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
带动行业公司业绩回暖
从相关上市公司已披露的一季度报告来看,在主营产品量价齐升的带动下,今年前三个月,大部分农化企业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改善,联化科技、湖南海利、利尔化学、安道麦A、长青股份等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其中,联化科技今年首季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4月28日晚间,公司披露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归母净利润4971.56万元,同比增长1747.04%。
公开资料显示,联化科技主营业务为植保、医药、功能化学品和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公司植保板块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国际植保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去年,公司植保业务实现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65%。中金公司认为,公司海外基地逐渐步入正轨,随着植保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公司作为专利药农药中间体龙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4月28日晚间,湖南海利公布今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25.44%;实现归母净利润5661.02万元,同比增长483.78%。公司表示,业绩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和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化学农药、精细化工产品、动力型锰酸锂等储能材料及蔬菜种子等。公司在农药原药、农药中间体、农药制剂和光气系列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低毒化产品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草铵膦龙头利尔化学披露,今年前三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86亿元,同比增长49.99%;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19.9%。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的上涨及降本增效取得成效。参照利尔化学2024年年报,公司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业绩改善。
在产品价格回升、销量增加和成本控制等多因素助推下,先达股份、利民股份、中农联合、颖泰生物等多家公司今年首季业绩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例如,今年一季度,先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0.78%;实现归母净利润2169.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部分主要产品销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利民股份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22.2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价格上涨和销量增加带来利润增长。
行业去库存接近尾声
农化市场进入传统旺季
据了解,2024年,农化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低迷,农药类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公司业绩普遍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今年以来,农化市场去库存明显,行业有明显回暖迹象。中农立华行情监测显示,近期农化市场终端进入用药高峰,内外贸应季补货叠加,市场交投增量明显,下游工厂正全力生产。4月27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报73.11点,环比上月上涨0.29%。
记者注意到,多家农化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随着春耕备货启动,农化市场逐步进入传统旺季,虽然大部分产品价格仍处底部,但总体有企稳回升的迹象。
润丰股份表示,从公司在手待交付订单的受理动态及各目标国市场动态信息反馈来看,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增长明显,毛利率也将同比提升。
利民股份表示,公司主导产品代森锰锌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满负荷生产,对新询单暂停报价;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等产品满产满销,供不应求。
关于今年的农化行情,受访业内人士普遍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对2025年农化行业还是有信心的。”近日,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农药产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前两年农药行业行情低迷。去年农药消化库存基本结束,随着农药行业整体逐步企稳,整个产业链拿货意愿增强,有望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