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要闻汇 | 健信超导冲刺科创板,天工股份下周登陆北交所

财经网 2025/05/09
导语

据京沪深交易所披露,本周(5月5日-5月9日,下同)暂无企业上会,新增2家IPO受理企业;2家企业提交IPO注册申请,1家企业注册申请获同意;1家企业IPO终止。

与此同时,本周A股3只新股安排申购,下周(5月12日-5月16日,下同)1只新股上市。

一、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获受理,2024年营收下滑

5月9日,上交所官网披露,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健信超导”)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得受理,这是年内科创板第3家新受理的企业。

据招股书,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公司已与国内外知名MRI设备厂商如日本富士胶片集团、美国 GE 医疗、意大利百胜医疗、万东医疗、深圳安科等建立合作关系。

2022年至2024年,健信超导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健信超导表示,一方面原因系永磁产品收入受磁钢原材料价格回落影响而下降,另一方面原因系超导产品收入增速受国内医疗采购市场整体承压及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而放缓。

在招股书中,健信超导提示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供应商合作风险等。报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收比例均超过70%;公司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重约为6成。

募资规划方面,健信超导此次IPO拟募资8.65亿元,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联川生物转战北交所,拟募资3亿元

5月9日,联川生物北交所IPO获受理。早在2022年6月,联川生物曾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并获受理,经历一轮问询后于次年主动“撤单”。

据招股书,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公司目前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系为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型医院及生物医药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型基因检测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

按产品类别划分,联川生物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翻译转录组学、表观调控组学、微生物与基因组学和蛋白与代谢组学服务。报告期内,翻译转录组学服务分别实现营收1.26亿元、1.73亿元、2.37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3.63%、60.33%、64.58%。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联川生物分别实现营收2.34亿元、2.87亿元、3.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5.67万元、5348.84万元、6005.67万元。

此次IPO,联川生物拟募资3亿元,分别用于基因科技产品及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分子诊断试剂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丹娜生物提交注册,悍高集团注册获同意

据深交所官网,5月6日,瑞立科密提交IPO注册申请,拟冲刺深交所主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瑞立科密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涵盖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以及技术服务。在上会审议时,交易所曾关注其经营业绩、关联交易相关问题。

5月9日,丹娜生物北交所IPO提交注册。公开资料显示,丹娜生物专注于开发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早期快速诊断技术,能够独立提供完整的真菌感染检测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公司曾与2020年11月冲击科创板未果,随后于2023年底转战北交所。

报告期内,丹娜生物的业绩波动较大。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5亿元、2.37亿元、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78亿元、0.87亿元。

同日,据证监会网站信息,证监会同意悍高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市主板上市的注册申请。据招股书,悍高集团主要从事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7亿元、5.31亿元。

过会后未提交注册,烨隆股份“撤单”

本周1家IPO企业终止审查。5月8日,因烨隆股份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烨隆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涡轮壳及其配套精密零部件,属于涡轮增压器的关键零部件。公司已于2023年9月成功过会,截至其“撤单”未提交注册。

冲刺IPO期间,公司业绩及毛利率下滑情况较受关注。据其最后更新的财务数据,2022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3%、4.72%;销售毛利率从2020年的22.8%滑落至2022年的18.38%。

二、新股申购与上市动态

本周3股申购,汉邦科技仍存未决诉讼

据Wind数据披露,本周有3只新股安排申购,分别为汉邦科技、威高血净、太力科技。

汉邦科技于5月7日启动申购,拟科创板募资5.98亿元,用于“年产1000台液相色谱系列分离装备生产项目”等。公司为国内色谱纯化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1亿元、0.79亿元。

不过,招股书显示,汉邦科技与Cytiva(思拓凡)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后者向其索赔1150万元,并要求公司无法继续销售侵害 Cytiva享有的相关发明专利权的产品。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有两起专利侵权诉讼尚未了解。

5月8日,威高血净、太力科技启动申购。作为 “威高系” 第四家上市公司,威高血净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点布局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大赛道。此次IPO,公司拟登陆上交所主板,募集资金13.51亿元投向智能化生产建设、透析器(赣州)生产基地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

冲刺IPO期间,威高血净的销售费用率较高引发较多关注。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均超过6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0.04%、19.48%、17.49%,高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

太力科技聚焦新材料研发和真空技术产业化应用,主要产品包括真空收纳、壁挂置物、气调保鲜等家具收纳用品。公司拟创业板募资5.42亿元,用于太力武汉生产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等。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0.88亿元。

目前,太力科技采用以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销售为辅,内外销并重的销售模式,线上销售占比约8成。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曾存在少量刷单行为。据其介绍,电商平台刷单主要通过公司员工或员工亲属、朋友在平台下单购买产品后,向购买人寄送赠品,公司将刷单资金返还给参与刷单人员。太力科技称已制定了禁止刷单制度,对刷单行为进行了整改和规范。

下周1股上市,天工股份登陆北交所

下周,暂有1只股票公布A股上市计划,天工股份(920068.BJ)将于5月13日在北交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天工股份是天工国际(0826.HK)控股子公司,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消费电子等领域。

天工股份于2023年12月申报北交所上市获得受理,在经历两轮问询后公司于2024年11月6日过会,并于2025年3月获得注册批文。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天工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10.35亿元、8.01亿元;归母净利润0.7亿元、1.7亿元、1.72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出现下滑,对此,天工股份称,主要系消费电子领域A公司手机用线材销量减少所致,同时坦言,若公司未来未能及时适配客户经营决策变更或原材料价格发生异常波动,公司存在经营业绩发生波动的风险。

此次IPO,天工股份拟投入募投资金3.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以满足下游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市场需求。

三、政策与监管动向

吴清: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近期将会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都进一步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同时也尽快推动一些典型案例落地。

编辑: 李璐
关键字: IPO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