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光伏产业链企业冲刺上市。据北交所网站,北交所上市委定于5月16日召开2025年第6次审议会议,审议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酉立智能”)的首发事项。
招股书显示,酉立智能自2017年成立以来深耕光伏支架领域。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同时,其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客户集中度较高等事项也受到交易所的关注。
经营业绩持续性获关注
酉立智能主要从事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包括光伏支架主体支撑扭矩管(TTU)、光伏支架轴承组件(BHA)、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件(URA)以及檩条(RAIL)等。
作为支撑光伏组件的“骨骼”,光伏支架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优劣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投资收益,在电站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A股市场,光伏支架领域已诞生清源股份、中信博、意华股份等多家上市企业。
近年来,随着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长,下游客户对光伏支架的需求随之攀升,酉立智能的业绩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33亿元、6.58亿元、7.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9.48万元、7817.27万元、9004.78万元。
不过细看其财务数据,2024年,酉立智能的业绩增长明显放缓,其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84%、15.19%,而公司2023年的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96%、85.27%。
近年来,光伏行业呈现降本增效趋势,市场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对光伏支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构成一定压力。报告期各期末,酉立智能主要客户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1.34亿元、2.98亿元、2.99亿元。可见,2024年公司在手订单增速同比放缓。
此前,北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均重点关注公司的业绩表现,首轮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业绩持续增长的真实合理性,第二轮问询中要求进一步说明经营业绩持续性。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9成
招股书显示,海外市场是酉立智能的“主战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8.19%、73.06%及78.72%。
与此同时,酉立智能的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9成。其中,公司对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的毛利占比分别达97.29%、79.70%和82.58%,也就是说,酉立智能的盈利情况很大程度依赖单一客户。
对比来看,酉立智能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及2023年,同行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均值分别为53.89%、50.45%,其中清源股份对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5.03%、34.26%。
北交所也曾关注到上述事项,曾在首轮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客户集中度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并在第二轮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大客户NT对TTU 产品采购占比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及持续性。
酉立智能表示,2024年公司对Nextracker的TTU产品销售金额有所下降,主要因当年钢材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对其销售的部分产品销售单价下滑所致。
对于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酉立智能进一步表示,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显示,2015-2023年 Nextracker 的跟踪光伏支架出货量连续 9 年位列全球第一,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具备一定合理性。
公司也提示称,鉴于光伏跟踪支架行业的现有市场格局和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仍不可避免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和单一大客户依赖的风险。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在光伏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降本增效趋势愈发凸显的当下,能够“追光”的光伏跟踪支架迎来发展机遇。招股书显示,2024-2027年跟踪支架市场空间为797亿元、938 亿元、1042亿元和1163 亿元,2023-2027年平均复合增速为27.4%。
随着跟踪支架渗透率的提升,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拷问”着其技术研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酉立智能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企业,兼职研发人员数量较多等情况受到交易所的关注。
根据申报文件及首轮问询回复,截至2023年及2024年期末,酉立智能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3人、46人,其中兼职研发人员分别为14人、33人,研发人员中兼职占比分别达60%、71%。
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北交所曾要求公司说明各期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的认定依据、计算过程及准确性,专职研发人员、兼职研发人员的划分依据及合理性,兼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与非研发活动的工时比例及归集、分配具体依据及准确性,相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对此,酉立智能回复称,兼职研发人员主要包括生产岗、质量岗、设备岗、模具岗以及工艺评估岗等岗位员工。报告期内生产及质量岗位兼职研发人员数量较多,主要系新产品研发工作中样品试制、小批量测试以及样品质量检测及把控所需耗费的人力较多,所需兼职研发人员数量较多。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酉立智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6.56万元、583.37万元、1213.4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7%、0.89%、1.66%。而2022年至2023年,同行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09%、2.12%,振江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8%、3.3%。
酉立智能对此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主营产品及主要研发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图片来源:酉立智能招股书
从募资规划来看,此次冲击北交所上市,酉立智能意在扩大产能规模,加码研发投入。
据招股书披露,酉立智能拟募集资金约2.7亿元,分别用于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化改造及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