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近日,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科隆新能)的创业板IPO申请获得受理。4年里历经4次上市辅导、换过4次辅导券商,主要问题囊括内控和信披等等,公司上市板块目标也从主板到科创板再到如今的创业板,其中还经历一次科创板上市申请撤回。科隆新能的IPO之路堪称波折,又充满“戏剧性”变化。
科隆新能核心业务为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的研发和产销,电池正极材料包括三元前驱体、锂电与氢氧化镍等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电池产品包括锌银电池、镍系电池、锂电池等二次电池及电池系统,主要产品中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电子产品、军事装备、储能设备等领域。
通过本次首发,科隆新能拟发行逾1.06亿股,募资6.13亿元,计划全部投向主业及高性能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本次IPO项目的保荐机构为中天国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
让整改就“分手”,频换辅导券商
科隆新能并非首次酝酿IPO,早在4年前,公司就计划登陆主板。2017年9月,科隆新能开始接受招商证券辅导。经过了4期上市辅导之后,招商证券在2018年8月的第5期辅导报告中表示,因受补贴下降及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影响,锂电池行业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科隆新能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力争在各业务领域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公司正在积极整改当中。
始料未及的是科隆新能与招商证券随后很快“分手”,双方于2018年10月末签订了关于终止上市辅导的协议书。科隆新能的上市计划还未及申请便告搁浅。
与招商证券“分手”并不能掩盖科隆新能的运营问题。在最后一期辅导报告中提出的科隆新能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运营水平,揭示了科隆新能的运营问题,即便是局外人也能通过有如“跷跷板”表现的财务数据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科隆新能2017实现营收16.77亿元,同比上升46%,但是净利却下滑了25%至0.37亿元;2018年,公司营收同比就下滑了7.03%,降至15.59亿元,实现净利0.44亿元,同比反而增长了21%。
科隆新能2018年的应收款与存货的同比双双下降,特别是前者同比下降了18%,这不能不说公司当年的净利润改善还是有“含金量”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科隆新能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高达11.52亿元,同比上升了24%,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达9.82亿元,同比只上升了21%,再加应付账款下滑了22%及三费全面的下降,证明科隆新能通过大客户业务替代、安排客户提早回款及延后支付供应商货款等方式实现了利润增长。
营收下滑、利润的弹性空间却如此之大,从中可见科隆新能的盈利并不稳,但公司却能通过上下游管理和内控实现盈利增长。
辞别招商证券后,科隆新能闪电般的找到新的辅导券商——河南证监局网站公告显示,科隆新能正在接受国泰君安对其进行辅导,双方于2018年11月2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接手运营“善变”的科隆新能上市辅导之后,国泰君安在2019年5月的第三期辅导报告中指出公司还需各种完善,存在问题包括:尚有个别走访对象(公司的客户和供应商)未能如期提供盖章后的走访确认文件,辅导机构督促其尽快提供资料,并尽快整理这些资料;同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仍有完善空间,辅导小组将督促公司进一步完善内控,健全财会管理体系。
不料,国泰君安与招商证券碰到的结局几乎是一个版本。上述报告成了国泰君安对科隆新能上市辅导的最后一份报告——两个月后,即2019年7月初,双方签订了终止辅导协议书。
但科隆新能又一次闪电般的找到新的辅导券商——在与两位AA级头部券商“分手”后,科隆新能将接受民生证券对其进行辅导,双方于2019年7月8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当年9月20日,民生证券发布辅导报告,认为总体上科隆新能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变更均按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法律程序;公司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但公司在规范运作过程中,尤其是信息披露方面的事项还需民生证券及辅导人员的指导。
冲击科创板IPO撤回,转投创业板
2019年9月底,科隆新能发布招股书,上市板块由主板变成了科创板,民生证券为保荐机构与主承,上交所予以受理。紧跟第二轮问询回复之后,2020年5月17日,科隆新能与民生证券向上交所提交了IPO撤回申请,上交所当即决定终止审核。
几个月后,科隆新能第4次上市辅导启动——这次公司接受中天国富证券进行辅导,相关备案于2020年10月23日在河南证监局完成。论体量而言,在2020年A级券商中,中天国富属于最小之流,去年年末总资产仅61.42亿元,今年年内截至目前,其保荐IPO项目仅有两单过审,另外还遭遇了两单终止辅导。
2020年12月至今年4月,中天国富共出具三期对于科隆新能辅导的报告,提及最多的是安全生产问题,其中前两期报告显示,科隆新能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硫酸镍、硫酸钴、硝酸银等危险化学品,相关经营活动曾存在不规范的情形,将继续核查和落实,第三次辅导报告中,上述问题已不见,接下来将继续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法律事项进行尽职调查。
今年5月11日,中天国富发布的上市辅导总结报告指出,科隆新能日常经营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相关活动存在的不规范情形已完成整改及向上级部门汇报,已取得上级部门出具的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未发生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证明;通过辅导,科隆新能具备首发条件,适合发行上市。
业务结构性“硬伤”犹存,本次融资募投方向不明
2020年年报显示,科隆新能实现营收15.55亿元,同比增长7.91%,净利为0.54亿元,同比仅增2%,公司应收款小幅下降,存货亦小幅下降,但存货周转率也下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双双下降11%,公司的基础运营表现仍不稳定。
与2018年还可以通过客户调剂、回款等来实现净利增收的背景不同,去年公司经历了较大业务萎缩。2020年,科隆新能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收入占三元前驱体的销售收入比93.66%;公司居高不下的客户集中度仍在上升,三元前驱体业务前5大客户收入占比为96.24%,其中对优美客的销售收入同比上升0.2%至5.84亿元,但是对国轩高科的销售出现连续第二年下滑,而且下滑幅度高达56%,销售额跌落至0.5亿元,国轩高科从前年的第二大客户变成了去年的第五大客户;公司对LGC的销售额下降42%至0.16亿元,LGC可是公司2018年创收的关键。
去年疫情对科隆新能的业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更为深入和长期的影响因素是产业链供给变化。以国轩高科为例,该公司为了从材料到配套产品进一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增厚成本优势,通过与国内其他大型企业合作,现已实现一期4万吨高镍前驱体产线投产。而科隆新能去年一年的三元前驱体销量创下新高,但也不过8640余吨。通过此也可以看出尽管科隆新能的主业在产业链占有一席之地毋庸置疑,但容易被替代。
现实说明科隆新能的业务已被瓜分并非短期现象,公司主业不断扩张,但产能利用率不断下滑——2016年至2019年,科隆新能的三元前驱体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09%、81.90%、87.90%和69.59%,2020年该数据已跌落至54.33%。
另一方面,从宏观指引到行业动态来看,长期而言,高镍三元是目标(如NCM811),将逐步替代中低镍产品如(如NCM523、622),科隆新能也于2018年进军该领域。去年,公司NCM811销量增长,销售额超2450万元,但占比更高的中镍产品的销量与均价下滑更为明显,导致其产能利用率滑坡。这印证了科隆新能的主业产能过剩并非周期性的,而是更为深入的结构性问题。
在此大背景下,科隆新能将冲击科创板时的募投方案原封不动地搬到本次IPO申报中,投资合理性也缺乏说服力,没有更为明确的方向。例如,其中最大的项目投资总额达3.8亿元,达产后将形成高性能三元前驱体产能为每年1.2万吨,这一数字如果实现,产能利用率又会如何呢?而通过上文可知,科隆新能的痛点不在产能,而在产能结构,在不断变迁的行业生态中容易被替代、缺乏产业链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