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疫情下医疗器械企业有的“踩油门”有的“踩刹车”?投资人:更青睐有长期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有“韧性”的企业

证券时报 2022/03/22
导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蔓延至今,为国内与防疫相关的医疗器械企业形成了中期的发展利好。如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防疫物资不仅在国内需求大爆发,还将不断扩产供给海外。

但是,在这些企业“踩油门”的时候,部分非防疫相关的医疗器械,如手术耗材、非疫情所需的体外诊疗器材等,却被迫“踩刹车”,需求锐减、销售吃力,尤其是这些细分行业里的中小企业,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冷的寒冬。

更令人感到隐忧的是,大量资金投入到跟疫情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中,或将导致部分产品在中长期出现产能过剩,而真正需要投入研发的高技术产品却短期因销售承压而放缓研发和布局节奏,这一定程度上给正在“赶超”国外大厂的国内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些阻力。

接受记者采访的医疗领域投资人指出,此轮疫情确实让部分医疗器械企业陷入销售困境,甚至打击了一些创新企业的信心。但疫情终将结束,整个医疗服务市场将回归常态,对于真正有“含科量”的技术和产品来说,短暂的“阴霾”掩盖不住长期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耐得住寂寞、踏实做好创新研发、不断打磨产品,迎接疫情之后的“春天”。

医疗服务受限

非防疫类医疗器械需求萎缩

“除了新冠检测相关企业,整个体外诊断行业受疫情影响,全行业的业务应该萎缩了40%以上。”柳骁(化名)在2017年成立了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IVD)技术研发和生产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完成建厂、试生产、拿证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之后,公司才拿到了产品注册证书,在2021年6月开始正式面向市场销售产品。

然而,从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发生,疫情期间,一方面,除了急症和重症之外,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较疫情之前大幅减少了诊疗和住院;另一方面,医院部分门诊科室停诊或者接待的病患数量骤减,如眼科、口腔科等,导致一些细分行业需求萎缩,如与疫情检测无关的体外诊疗器械、心内科支架和起搏器、以及腔镜类,柳骁的IVD产品也因此陷入了销售困境。

马浩(化名)也有同样的遭遇。他2017年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从事微创技术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产品多用在医院的微创手术上。“疫情下,病患预约手术需要核酸检测等证明,没有之前方便,所以那些非急病、重病患者会延缓手术计划,外科手术量就下降了许多,医院对外科手术耗材的需求量也自然减少了。”马浩告诉记者,原来一个医院可能有100位住院病人,现在只有七八十位。

有业内统计数据显示,申万二级子行业医疗器械里,业绩增速下降前五领域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室耗材类、骨科耗材、医技耗材类、口腔高值耗材。2020年的营业收入增幅较2019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下滑41%、41%、34%、27%、25%。

当然,随着2021年的疫情较2020年有所缓解,部分龙头企业开始逐渐走出“阴霾”。如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三友医疗)近期发布2021年的业绩预告时指出,公司2021年业绩较上一年同期增长较大,因为2021年国内大部分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院的骨科门诊和手术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公司加强了市场开拓和渠道建设,推进渠道进一步下沉,实现产品销售的增长。

事实上,需要手术的这批患者依然存在,大部分手术还是早晚要进行。但是,短期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库存积压,大型企业可用体量化解短期压力,但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现金流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通过开拓渠道、加大市场布局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难抵御来自疫情导致的需求萎缩风险,因此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

“我们这个IVD细分赛道的部分企业,由于生产的检测工具、试剂等刚好适用于疫情当中,他们就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两年挣了以往10年都挣不到的钱。”柳骁对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疫情结束之后,这些获得超常规发展的企业,会给行业带来洗牌和重构,还可能在产品和价格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这将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有企业“断臂求生”

“活下来”比“求发展”更迫切

对中小企业来说,应对疫情流行期间医疗机构服务受限所带来的需求萎缩困境,裁员或许是最直接的降低运营成本的办法。“我们公司原本有五六十人的,现在裁掉了三分之一。”柳骁对记者表示,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此刻本是企业持续投入的阶段,但疫情造成的这种影响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他只能无奈地作出这样的决定。

柳骁告诉记者,裁掉的员工当中还有一些研发人员,这部分人原本是负责未来产品的开发和布局的,但现在现金流吃紧,只能着眼于当下能马上上市销售产生现金流的项目,这意味着,柳骁将无法提前布局市场、为未来市场机会做充足准备,“钱花完了就没法持续经营了,当下生存比发展更重要。”柳骁说。马浩也认同当下中小企业的这种生存逻辑:“我们也在调整,原本要投入研发和创新的这部分资金,可能要去给企业做更多的后备资源,做更多的现金储备了。”

对于众多科创企业来说,研发投入减少,意味着创新将后劲乏力,从全局来看将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从事超声刀技术研发生产的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冯耿超对记者表示,疫情下外科手术的减少也对他们的产品销售带来影响,而更让他感到担忧的是,当前国产替代产品的品质仍和国外大厂的产品有较大差距,而疫情或将给正在发力核心技术的企业带来一些打击,从而影响我国国产替代的整体实力。

此外,冯耿超向记者介绍,虽然当前国产替代在政策鼓励之下一片欣欣向荣,但整体供大于求,而且绝大多数产品基本是进口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之后在国内生产的,其开发速度快、产品质量一般,以低价的方式快速抢占市场,给专研材料和核心部件的企业造成巨大市场冲击,同时由于这类“集成替代”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国内客户对产品品牌印象极差,打击了企业在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上的研发动力,而国际环境的变化还有可能导致断供的风险。因此,冯耿超认为,无论从政策还是资金方面,都应该向具备核心材料研发能力的国产替代产品企业倾斜,尤其是疫情期间,更需要对这类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和扶持。

融资节奏短期放缓

投资人更看重企业“韧性”和产品“含科量”

业务受到打击,企业的融资节奏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柳骁向记者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启动新一轮融资,但是当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受到较大打击,公司融资进展恐怕也不会太顺利。“投资机构也看得到我们业务受到的影响,投资人也不愿意冒这个险,他们可能会等等看吧。”马超也对记者表示,融资节奏确实会放缓一些,但他认为,只要有技术有竞争力,早晚能得到资本的认可。

澳银资本董事总经理李乐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给部分医疗器械企业确实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疫情终将过去,这种影响也是短暂的,“我们投资人也能理解企业在这一两年遇到的困境,但我们不太会着眼于企业这一两年的现金流情况,更多会看企业是否具备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李乐宁表示,对医疗器械行业而言,疫情的影响是短暂的,而国家的集采才是真正悬在头上的“大棒子”,这对企业的影响才是最为深远的,所以投资人更加看重这个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别看去年很多产品都拿证了,实际上临床效果很差,还是无法跟国外大厂的产品相比。”李乐宁表示,国内的医疗器械确实需要继续发力核心技术、打磨产品,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她进一步指出,目前防疫所用到的体外诊疗产品相对简单,原本用于医院各项检测的“含科量”较高的体外诊疗产品却因疫情下医院服务受限而难以“施展手脚”,这确实让国内的相关企业略显被动。

“疫情确实让一些原本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企业活过来了,但这一定是短暂的,不可能一直靠疫情红利赚钱,企业归根到底需要有自己的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李乐宁表示,中长期来看,医疗服务市场将回归常态,短暂的“阴霾”掩盖不住长期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耐得住寂寞、踏实做好创新研发、不断打磨产品,迎接疫情之后的“春天”。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医疗器械 投资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