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近20股涨停,光伏行业回暖在即?

财经网 2024/05/22
导语

5月22日,光伏板块持续活跃,午后掀起“涨停潮”。

据同花顺iFind数据,70家光伏设备概念股中,有69家上涨,同享科技、金刚光伏、东方日升“20cm”涨停,晶澳科技、弘元绿能、金辰股份、钧达股份等10余股涨停,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中来股份等多股涨超10%;通威股份大涨9.09%,市值重回千亿大关。

消息面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5月17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指出,将“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多家机构认为,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市场需求恢复,行业有望逐步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有形的手”出面,将打击恶性低价竞争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微信号5月21日消息,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

中国光伏协会表示,后续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支撑工信部电子司,充分发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作用,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二是继续推进价格指数模型搭建工作,通过光伏组件期货等方式探索更为合理的海内外价格形成机制。三是计划就TOPCon电池效率标定及入库降档问题召开相关座谈会,探讨产生原因及解决路径。四是继续加强行业监测工作,相关行业信息将及时对外发布,指导行业决策。

今年以来,光伏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硅料报价下探至4万元/吨以下,跌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多家机构判断光伏产业链出现“非理性下跌”。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5月15日发布的数据,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突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在高库存压力下,部分小产能、老产能已经停车检修,绝大多数企业挺价意愿较强,低价情况选择压货不出。

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也“跌跌不休”。据InfoLink 5月15日发布数据,P型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2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4%;N型182电池片成交均价0.34元/W,周环比跌幅10.5%;182单晶TOPCon组件成交均价0.9元/W,周环比跌幅2.2%。

业内认为,随着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光伏行业“低价竞争”的态势或有望得到控制。

国金证券指出,工信部作为光伏行业的主管部门,由其主导编制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2024年将进入新版发布的时间窗口,加强技术创新、控制低价竞争等将成主调,引导相关外部支持力量聚焦于优质企业和生产力。

受此消息影响,5月22日,光伏赛道直线拉升。Wind数据显示,光伏ETF(515790.SH)大涨6.28%,光伏指数(884045.WI)涨4.88%。

龙头企业发声:光伏行业最快四季度会有起色

受产业链价格下行影响,今年一季度,多家光伏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申银万国光伏设备行业分类的63家上市公司中,45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约7成;20家企业出现亏损,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等头部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扩产步伐放缓,投资趋于理性。

3月18日,ST聆达宣布拟终止投资建设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投资额约91.5亿元;4月24日,主要从事光伏背板、光伏电池的中来股份宣布终止140亿元硅基项目投资。

4月22日,光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公告称,将“年产100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原定的2024年4月30日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4.52亿元。

尽管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调整,但在全球低碳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机构及行业龙头均看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

东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主产业链已出现主动减产、扩产延期等现象,伴随行业去产能的推进,相关产业链价格阶段性已接近触底,下半年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可期。

万联证券认为,整个光伏产业链已经到了比拼成本、技术、现金流等竞争力的阶段,成本高企和技术落后的产能将加速出清。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市场需求恢复,行业将逐步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在业绩说明会上,晶澳科技表示,展望二季度,组件价格接近底部,下跌空间非常有限,相信市场会自行调节。

5月20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是最乐观的情况下,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光伏行业就会有起色;以悲观的预期来讲,明年第四季度,行业有望迎来好转的确定性更强。

编辑/李璐

编辑: 李璐
关键字: 光伏 涨停潮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