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大模型“独角兽”融资潮来了;共享按摩椅要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11
导语

在近日的资本市场上,一系列重大融资和政策动态引发广泛关注。上周,海外多家大模型“独角兽”如OpenAI、Anthropic和SSI传来融资进展。孙正义旗下的软银集团接近敲定对OpenAI高达400亿美元的投资;与此同时,Anthropic有望获超额认购,实际融资规模或超20亿美元;此外,由前OpenAI科学家Ilya Sutskever创立的SSI以200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国内方面,乐享科技获得IDG资本领投的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上海柘飞航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母公司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在DeepSeek热潮刺激下,新一轮大模型融资潮一触即发。上周,海外多家大模型“独角兽”OpenAI、Anthropic、SSI被曝出融资进展、有望获超额认购、孙正义等出手;此外,在IPO市场上,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递表港交所,招股书显示其曾因对赌回购股权。

新政策关注VC退出

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出18条政策措施。记者注意到,对于当下一级市场颇为关注的IPO发行、并购重组、退出等热点话题均有回应。

《实施意见》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提出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更大力度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在并购重组方面,《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科技型企业开展同行业上下游产业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开展并购重组。此外,《实施意见》还专门提及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多元化退出渠道,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政策。推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研究完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制度机制。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发展。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多渠道拓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资金来源,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发展耐心资本。

点评:此次政策全面回应了一级市场关注的IPO发行、并购重组、退出等热点问题,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科技型企业早期融资的重要来源,通过优化退出机制,能够增强创投基金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早期投资,特别是S基金的发展,能够为私募股权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吸引长期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孙正义又出手了

据外媒报道,软银集团正接近敲定对OpenAI的首笔400亿美元投资。有消息人士称,这笔资金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支付,第一笔付款最快将于2025年春季到位。OpenAI投前估值为2600亿美元,此轮投资后将达到3000亿美元。这意味着,软银即将超越微软,成为OpenAI的最大投资者。

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OpenAI对“星际之门”项目的投入,后者由软银、OpenAI和甲骨文联合组建,于2025年1月宣布成立。这家新公司未来四年内将投资5000亿美元,为OpenAI在美国建设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点评:软银一直以来以大胆的投资策略著称,此次对OpenAI的再一次大手笔投入,有望成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这一消息也将引发其他投资者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更多关注和投资,加剧行业竞争。

Anthropic有望获超额认购

外媒报道称另一大模型“独角兽”Anthropic有望获超额认购,实际融资规模高于此前传出的20亿美元,公司估值则将超过600亿美元。

前不久,Anthropic刚刚宣布获得亚马逊40亿美元投资,估值飙升至400亿美元。在去年Menlo Ventures领投的一轮融资中,Anthropic估值还只是180亿美元,这次融资后估值将翻3倍多。

据报道,Menlo Ventures、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阿联酋AI投资公司MGX和General Catalyst等企业正洽谈参与融资事宜。知情人士透露,正洽谈牵头本轮融资的光速创投预计将投资约10亿美元。

点评:Anthropic作为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其融资动态和估值飙升的背后,既有行业趋势的推动,也体现了资本对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未来潜力的高度认可。新一轮融资潮已经到来,这一趋势将加速大模型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推动AI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前OpenAI科学家创办新AI公司估值飙升

据外媒报道,由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去年共同创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以下简称SSI)正在以至少2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活动,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具体金额未确认。

去年6月,SSI成立,随后其获得了10亿美元融资,由Andreessen Horowitz、红杉资本、DST Global和SV Angel等投资,公司估值达到5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SSI尚未产生收入,其使命是开发比人类更聪明的“安全超级智能”,在提升智能体能力的同时,确保安全始终领先、符合人类利益。

点评:SSI愿景直指AI领域的核心挑战之一——如何确保超级智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尽管尚未产生收入,但投资者愿意为未来的技术突破支付溢价,尤其是在AI领域,技术领先性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一家AI硬件公司获投近2亿

前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创立的“乐享科技”于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Monolith、经纬创投、真格基金、红杉种子基金、绿洲资本跟投,融资总金额接近2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为6亿元。

郭人杰出生于1997年,2021年初加入追觅。三年来,带领追觅中国区完成年规模从0到60亿元突破。乐享科技成立于2024年12月,定位AI+消费硬件市场,第一款产品预计面向家庭场景。

点评:AI与消费硬件的结合是当前科技行业的热点,但竞争也颇为激烈,追觅在清洁电器领域的成功经验可能为乐享科技提供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但AI硬件的研发和推广仍需面对技术迭代、供应链管理等多重挑战

低空经济企业又融资了

上海柘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总额数千万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光速光合领投,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鑫顺向海数实融合产业基金跟投。

柘飞航空于2022年成立,主要提供适航级别的航电飞控软件系统(IVOS)以及能源系统能源系统(EPS),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货运无人机等领域提供适航解决方案。

点评:这笔融资标志着eVTOL赛道的进一步升温,也凸显了飞控系统在这一领域中的核心地位。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成熟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eVTOL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大范围商业化落地,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医药参设一只并购基金

在并购市场上,近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并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出资金额为人民币10亿元。

公告内容显示,标的基金按照双普通合伙人形式设立,上海上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拟担任基金管理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上海生物医药并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为本次交易设立,拟担任标的基金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拟募集资金为50.1亿元。

点评:当前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驱动了行业的并购热潮。此外,关于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监管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上海医药集团此举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有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乐摩吧赴港IPO,曾因对赌回购股权

共享按摩椅要上市了。近日,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的母公司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和申万宏源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3.3亿元、5.86亿元;2024年前9个月营收为6.14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营收规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53万元、9458万元、1亿元。

成立至今,乐摩吧进行过融资。招股书显示,2017年,基石亿享投资乐摩吧5000万元,持乐摩吧约12.5%的股权。不过,双方也签订了对赌协议。若乐摩物联于投资完成后五年内未实现上市,基石亿享或会要求该公司回购股权。随后在2023年4月,乐摩吧与基石亿享签订协议,以注册资本削减的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回购对价约为人民币6210万元。

点评:共享经济模式自诞生以来,虽然备受资本追捧,但盈利始终是一个难题,招股书披露了乐摩吧可观的盈利,显示出其商业模式的独特性。对赌协议的存在一方面体现了资本市场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创业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估值压力。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如何在资本市场的期望与自身发展节奏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创投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