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碧水源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公司围绕盐湖提矿、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瞄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生态培育四大关键点发力,坚持“成熟一个、孵化一个、落地一个”,加速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增强膜材料技术产业发展的体系化能力,坚决扛起膜材料研发“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看华特源的“华丽转身”
瞄准细分领域深耕拓展。为更好承接国家发展战略,碧水源重新调整华特源的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围绕工业有价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努力形成集高端选择性吸附材料、特种膜等产品研发、制造、工艺应用于一体的解决方案,自此华特源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4年,华特源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相关科研成果荣获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功进军大盐湖产业并成为行业第一梯队,为国家特种分离领域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打通盐湖提锂“全产业链”技术路线
华特源科技研发坚持问题导向,从国家急需解决的卡脖子技术出发,聚焦行业痛点,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精准转化为实际成效。围绕国家资源能源供应安全,创新性开发出2款盐湖提锂吸附剂、2款盐湖专用膜和4项集成技术,打破了盐湖膜产品由国外垄断的局面,以及钛系吸附剂全球空白的现状,拥有自主产权的生产线和盐湖提锂整体解决方案。
自2022年以来,华特源申请专利技术近6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50项;发表期刊论文6篇;发布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并承担中交集团重大课题等专项。
打造“科学家+企业家”的复合型人才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碧水源在科研人员薪酬保障、中长期激励等方面持续努力,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在华特源培育工程中,加强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的梯队培养,扩大高端、尖端科技领军人才阵容。同时,鼓励科研人员成为“科学家+企业家”的复合型人才。
市场订单“纷至沓来”
市场是检验孵化效果的试金石。在盐湖资源化领域,华特源钛系吸附剂、铝系吸附剂成功应用于紫金拉果错、东台盐湖提锂等项目,多膜耦合技术成功中标青海盐湖水合肼制备项目、高效膜分离浓缩系统中标沉锂废液有价资源回收等项目。在矿产资源利用领域,成功签约塞尔维亚紫金矿业膜系统采购项目,实现华特源膜技术成功“出海”。
华特源是碧水源产业孵化的缩影。近三年,公司相继成立创新工作室20余个,事业部10多个,盐湖提锂、工业零排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了公司配套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未来,碧水源将持续贯彻“12256”战略,建立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公司梯度培育体系,培育更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为公司打造“两个世界一流、三个中国领军”企业积蓄力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