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概念成为近期A股市场资金追逐的重点方向。2月19日,机器人概念股再次全面爆发,三丰智能、双林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机器人产业ETF涨超6%。今年以来,Choice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涨幅超16%。
个股方面,长盛轴承昨日涨停,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该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长盛轴承在2月18日披露的调研纪要中介绍,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订单,合作产品主要为应用于机器人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该类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的生产销售,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低(不足1%)。
机构分析认为,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概念的走热。此外,人形机器人行情演绎至今,已逐步从主题投资向景气投资切换,具有较强的板块效应。
从短期催化因素来看,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引发市场热议。2月14日,宇树科技官方宣布其机器人算法完成升级,可实现流畅的舞蹈表演,并附上视频。但是视频发布后,不少网友误以为是AI生成的视频。
近日,宇树科技再次发布一段人形机器人跳舞视频,回应视频由AI创造的质疑。在新发布的视频中,机器人在镜子前舞蹈,在被木棍击打、干扰的情况下仍然动作丝滑。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公开表示:“在2025年底之前,整个AI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量级。如果顺利的话,2026年或者2027年,一些基础的场景,如服务业、工业等基本可以推广起来。但是,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对安全性要求更高,这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
从产业趋势来看,近年来,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入局者明显增多,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样品走向量产。券商普遍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的关键一年。
开源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孟鹏飞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引领者特斯拉的机器人定型与量产渐行渐近,并且一旦供应商进入供应链,被更换的概率小,将真正享受产业高速增长的红利。国金证券认为,2026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商业化爆发。
从投资方向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众多环节,包括上游零部件、中游人形机器人本体及下游终端应用等。当前,A股市场追捧的主要方向是机器人产业链的精密零部件,如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灵巧手环节等。
多家券商认为,在硬件端,丝杠是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国金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满在朋认为,丝杠制造难度相对最高,产能也最为紧缺,属于重资产、劳动密集型环节,短期快速扩产难度大。国内目前已建成的丝杠产能不足以满足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需求,未来发展空间大。东吴证券电新团队表示,零部件壁垒排序为:滚柱丝杠>传感器>谐波减速器>空心杯电机。
在软件端,国金证券表示,机器人从软件算法策略上分为“大脑”和“小脑”:“大脑”负责感知外界并模拟人类思维决策过程,“小脑”则模仿生物进行复杂的运动,即运动控制。
机构表示,受益于AI大模型的发展,机器人大脑智能化程度有望提升。而“小脑”是由一系列算法和硬件设备组成的综合系统,包括传感器融合模块、动力学模型和控制器等,控制人形机器人全身上下几十个自由度进行高维运动。通用的算法模型以及海量数据,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算法的实时性、可解释性,是下一步产业重要研究方向,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小脑智能运动控制赛道的进步和突破。
此外,不少研究机构认为,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具备较多的共通点。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吴开达表示,机器人产业链本质上是制造业,当前的关键是降本,新能源车行业是很好的参考对象,当前机器人或类似新能源车2017年、2018年的位置,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以实现更广泛的市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