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导语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

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与市场反应形成良性共振。一些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的公司2024年交出亮丽“成绩单”: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相关公司市值合计变动幅度优于深市整体水平,反映出市场对“质量回报双提升”理念的深刻认同。

多家践行企业业绩高涨

梳理已经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可以发现,一些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的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实现同比大幅增长。长盈精密和中际旭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长盈精密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69.3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7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3.28%和800.24%。中际旭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8.6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1.7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22.64%和137.93%。

自“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深市相关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提出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务实举措,打出分红、回购、增持“组合拳”。

452家公司均在行动方案中表示,将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统筹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如宁德时代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达253.72亿元,比亚迪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也高达120.77亿元。

同时,有132家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关于“一年多次分红”的号召,对2024年季度分红、中期分红作出了安排。如平安银行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中期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7.74亿元,分红比例达18.4%。

回购增持方面,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的公司也当仁不让,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数据显示,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已有232家深市公司实施了“真金白银”的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达321.38亿元。其中,凯莱英拟以6亿元至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目前已以近10亿元完成回购方案。宁德时代于2025年4月发布公告,拟以40亿元至8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此外,不少深市公司的大股东及管理层通过增持股份的方式,彰显“关键少数”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比如,荣盛石化控股股东荣盛控股于2024年1月至7月累计增持11.88亿元,同年8月再次披露增持计划,拟继续增持5亿元至10亿元。2025年4月,荣盛控股再次披露增持计划,拟在未来六个月继续增持10亿元至20亿元。

与市场良性共振

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452家深市公司分布在55个大类行业。其中,283家为深证成指公司,87家为沪深300指数公司,86家为创业板指公司。

目前,相关公司市值合计16.43万亿元,占深市总市值的比重近五成,百亿元以上市值公司有334家,千亿元以上市值公司有31家。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相关公司市值合计变动水平优于深市整体水平,反映出市场对“质量回报双提升”理念的深刻认同。

此外,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司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为引领,重视研发投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梳理已经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可以发现,一些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的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显著增长,其创新能力也再上一个台阶。2024年6月,科大讯飞、金风科技、星源材质、阳光电源、锐科激光等18家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占深市获奖公司总数的45%。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将坚持强本强基,大力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持续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深市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