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公司出海成效显著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62%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导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正以创新为桨、实力为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谱写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深市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2%。

行业龙头企业海外销售持续增长。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5家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分别为2354.67亿元、2218.85亿元、1690.34亿元、1197.74亿元、1103.36亿元。出口导向型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2024年相关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合计1229.96亿元,同比增长26.36%。

业内人士认为,从智能制造到数字经济,从绿色能源到消费升级,深市企业正将“中国智造”的品牌魅力辐射世界,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出海步伐加快

实现全球产业链协同

在全球化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深市行业龙头企业加快优化海外供应链布局,提升供应效率与稳定性,增强全球市场供货能力。例如,美的集团2024年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40%以上,海外自有品牌业务增长迅速;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至2024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提升至37%,全球化进程显著加速。

相关公司也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拓展业务领域与市场份额。例如,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专利超33%,2024年美国专利授权量全球排名第12,越南智慧工厂建设迈出全球化重要一步;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整合全球细分领域优秀企业,布局全球产业链,打造全球化核心竞争力。

此外,深市公司注重海外研发合作与创新资源整合,紧跟全球技术趋势,加速产品创新与升级。例如,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绿色低碳与ESG实践贯穿服务全链条,助力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坚持自主可控战略路线,重视业务连续性规划,自主把握核心供应链体系,供应链安全稳定,成本优势凸显,持续深耕高效资源平台业务模式,拓展应用领域和产品机遇。

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

提升全球竞争力

深市公司加快出海步伐,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全球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在医疗领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瑞医疗”)出海已有20余年,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约40个国家设有63家境外子公司,形成了庞大的全球化研发、营销及服务网络。2024年,迈瑞医疗国际业务实现营收164.34亿元,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重提升至约45%。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海外高端客户群的持续突破、本地化平台能力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全球各主要地区收入的均衡分布,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市场的强劲表现。“在未来全球医疗新基建的浪潮中,迈瑞医疗将以中国和发展中市场国家为主要增长动力,同时通过在发达国家持续耕耘构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速全球化渗透。”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家电领域,美的集团表现突出。美的集团作为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先科技公司,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团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超50%。2024年,美的系自有品牌在多个国家和多个家电品类均取得市场突破,家用空调在巴西、埃及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第一,美的系冰箱在马来西亚、沙特、智利等国家取得市场份额第一。

在运动鞋制造领域,中山华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运动鞋专业制造商,2024年全年,公司销售运动2.23亿双,同比增长17.53%;实现营业收入240.06亿元,同比增长19.35%。公司2024年印尼首厂投产启动,规划超过6000万双级产能储备。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智能化和自动化产线的应用不断拓展,2024年,公司引进了超过500台龙门式智能裁切机,同时引进了4条自动化成型线。”

业内人士表示,海外业务已经成为众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市公司主动出海参与国际竞争,可以拓展业绩增长空间,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与要素配置,有助于在推动自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同时,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出海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