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6月上旬,国内生鲜电商两位巨头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几乎同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前者拟登陆纳斯达克,后者拟闯关纽交所。每日优鲜上市先行一步,但上市后两个交易日内市值就蒸发逾10亿美元,后者将于今晚(北京时间)上市,昨天紧急调整了融资目标。
融资目标缩水逾7成
叮咚买菜28日的公关宣布,将本次IPO融资目标降低到原来的1/4左右——公司此前的计划为发行14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 ,每股ADS价格为23.50美元至25.50美元,而最新的发行目标调整为370万股ADS,至多融资仅9440万美元。
IFIND统计资料显示,每日优鲜发行价ADS为13美元,总股本逾2.35亿股,首发募资2.73亿美元,总市值近32亿美元,但上周五上市即大幅破发,当天的开盘价10.65美元,至收盘跌去25.68%,报收9.66美元/股,总市值22.74亿美元。隔夜每日优鲜又收跌8.49%,收报8.84美元/股,较发行价已跌去32%,总市值也降至不足21亿美元。
有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创始人之美誉的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力量不谓不强。公司于2014年12月获得天使投资,至上市前,共完成11轮融资——其中腾讯自A轮起至E轮后断续5轮投资,其他投资方还包括工银国际、中金资本、高盛等巨头,以及常熟政府产业基金、与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国资背景机构。据此,在公司上市之前,业内认为其估值在30亿元美元之上。
不过每日生鲜近年来的“烧钱”也是有目共睹的,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35.47亿元、60.01亿元、61.3亿元,而3年来净利持续亏算,累计巨亏70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达6.1亿元。
在生鲜电商“前置仓”运营领域后起的叮咚买菜此前已有11轮融资,包括高榕资本、老虎基金、红杉资本,以及龙湖、红星美凯龙等地产资方;最后两轮融资就吸引来逾10亿美元的融资,软银、弘毅资本等出现在末轮投资机构名单中,驻资3.3亿美元。据此,业内给予叮咚买菜的估值已在50亿美元之上。
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分为38.8亿元、113.36亿元和38.02亿元。不过和每日优鲜一样,叮咚买菜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受疫情影响居家购物激增的2020年,公司也是营收大增,亏损放大——报告期内,叮咚买菜的净利润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和-13.85亿元。
“前置仓”面临的挑战
如果说社区团购的理念是为消费者尽可能省钱,那么前置仓则是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好的商品。前置仓运营模式的存货周转优势突出,但其是资产较重的模式对运营企业也构成更强的财务压力。
顾名思义,前置仓在城区靠近社区的地点布置多个小仓库,以实现快速配送,企业需承担前置仓的建设投入,以及库存带来的压力。前置仓更像是货物“当天达”,甚至要求具有1小时内的配送能力,客户群体相对高端,为保证商品品质,大部分生鲜产品从源头直采,这也带来了额外的管理难度。
据两家公司招股书显示,2020年,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也包含拍下未支付的订单)分别为130亿元和76亿元,二者的市占率之和已超60%,他们的财务状况成为生鲜前置仓运营压力的写实。
叮咚买菜目前已自建950个前置仓,分布于29个城市,公司在长三角区域发展更好,其大部分收入来自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杭州、深圳等。有5个城市可以达到每月1亿元的GMV。而每日优鲜目前已拥有631个前置仓,分布于16个城市,公司在我国北部仍处于领先地位,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年公司市占率为28%,在我国北部排名第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头部电商中大多数却没有抢占前置仓模式市场。社区团购模式成型时间晚于前置仓,但社区团购面向更广大下沉市场。
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大战格局比较明朗,4大头部电商中多数尚未布局前置仓运营模式。在传统生鲜电商、O2O、到店到家、社区团购和前置仓5种模式“赛道”上,阿里、京东已布局前4种,尚未进军前置仓模式领域,比如大家熟知前者的天猫生鲜、海鲜达、盒马生鲜,后者的京东生鲜、京东到家、惊喜拼拼等。拼多多依靠自己平台主攻传统电商,由多多买菜主攻社区团购,也尚未进军前置仓模式领域。美团是这4大电商中唯一布局前置仓运营模式的公司,美团买菜便是为此而设。
由此也可见,生鲜前置仓模式这条赛道并不容易走。
每日优鲜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分别18.44 亿元和0.59亿元,叮咚买菜则分别为44.09亿元和12.05亿元。东吴证券最新研报观点认为,如果按今年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估计,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手中的可用资金未来可支撑大约3个季度和 5个季度的亏损。这意味着如果两家公司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前置仓模式的经营亏损,未来大概率需要持续寻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