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积极“抢滩”低空经济蓝海

经济参考报 2024/05/17
导语

2024年以来,伴随着利好政策的频繁落地,低空经济在我国各地进入发展加速期。据机构预计,未来低空经济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形成综合性的经济形态。

发展低空经济,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其中。据Wind统计,目前A股共有69家公司被列为低空经济概念股。不少公司在近期发布的年报中,均披露了目前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以及未来在细分产业链上的发展战略。

央地支持政策不断落地

自2023年末至今,相关利好政策频繁落地。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今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

多个部委和地方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全面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今年4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另外,1月份以来,北京、广东、安徽、山西、四川等约18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低空经济的各项政策,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更多细化支持举措也在陆续落地。如安徽省发布的《安徽省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低空经济,支持头部企业牵头设立低空经济引导基金。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低空经济产业的纯信用、低成本信贷、中长期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贷款产品。

万亿规模市场渐次打开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多为3000米以下)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提出,我国低空经济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上游主要为构建中游各类低空产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原材料、特种橡胶与高分子材料等)与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飞控、机体等);中游主要为低空产品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主要为运营和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明确指出,低空经济涵盖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行业,产业链条绵长、业态形式多样,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为我国经济开辟新增长极。

上市公司积极“抢飞”蓝海

据Wind统计,目前A股共有69家公司被列为低空经济概念股。业绩方面,上述上市公司中,2023年实现盈利家数达59家,占比约为86%。2023年合计营业收入3619.39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0.19%;净利润合计170.33亿元,同比增幅约为2.87%。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目前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如中信海直在年报中表示,将牢牢把握发展低空经济等关键细分市场及业务,2024年度公司力争实现营收20亿元并实现净利润提升。作为民航空管国产化龙头企业,莱斯信息近日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将立足业务优势,打造以低空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为核心的关键产品,力争成为国家低空智联服务体系建设的产业发展主力军。

不过,业内人士提示,“低空经济”概念板块日前持续火热,备受资金热捧,需注意一些个股“炒概念”引发的短期波动风险。亦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价异常波动情况的说明,或澄清自身业务并不涉及低空经济。

如建新股份5月8日公告称,近期公司股票交易已出现四次异常波动情况和一次严重异常波动情况,股票短期涨幅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因素,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已严重偏离公司基本面。建新股份表示,公司以自有资金参股建新飞行,存在因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市场接受度、生产设施建设及行政审批、飞行器取证、合作方履约等原因无法最终实现产品销售导致公司投资损失的风险。同时,建新飞行从获得知识产权到产品最终实现量产可能需要5年至8年,未来5年内建新飞行很可能无法实现销售和营业收入。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低空经济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