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A股小幅上扬。盘面上,AI医疗概念、教育培训、电信服务、东数西算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黄金、煤炭、家用电器等板块跌幅居前。
总体上看,科技成长股表现较好,北证50指数盘中一度涨逾2%,科创50也涨超1%。大盘蓝筹股稍有调整,上证50微幅飘绿。上涨个股远多于下跌个股,成交呈放大趋势。
“东数西算”工程三周年
人工智能概念是近期A股最热板块,热度持续向上下游产业传导。上游数据产业再度领涨,东数西算板块开盘直接高开创历史新高。
板块内个股掀涨停潮,海兰信、弘信电子、宏景科技等多股开盘20%一字涨停,科华数据、数据港等逾30股强势涨停或涨超10%。
数据中心、国资云、算力租赁、大数据等相关板块也纷纷创出历史新高,利通电子、云赛智联、东华软件、德生科技等批量涨停。
今日,是“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三周年。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等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3年来,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末,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指每秒进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能力),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3万个,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居世界前列。
同时,我国58.3%的算力中心已连接到国家骨干网,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全面实现20毫秒时延保障能力,全国65%的省市可以在5毫秒内接入一个算力数据集群。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IDC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智能算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较2024年增长43%;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460.3EFLOPS,为2024年的两倍。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6.2%;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为2024年的1.77倍。
长城证券认为,AI应用加速落地,持续看好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机会。一方面,垂类应用的落地需要基础模型能力的积累和升级,离不开云侧算力基础设施支撑;另一方面,端侧应用的推理性能优化同样离不开云侧工具支持。随着多模态数据的不断融合,以及行业AI应用的加速拓展,算网基础设施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AI赋能教育培训
人工智能下游应用端,除了AI医疗概念继续领涨外,教育培训概念也异军突起,早间板块指数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放量大近7%,创年内新高,开盘仅1小时成交就接近前一交易日全天成交。
全通教育直线拉升20%涨停,豆神教育、国新文化、传智教育等也强势涨停或涨超10%。
随着大模型的不断成熟,AI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加速,优质教育AI产品迎来了爆发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学习进度、能力、兴趣等,动态调整学习计划与内容推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近日,多国宣布在教育领域大范围引入人工智能。英国政府将出台“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AI opportunities action plan),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将向16家教育科技公司拨款“开发人工智能工具用于教学,帮助教师进行论文反馈和评分,以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
美国部分州的学校正在课堂上测试人工智能工具。摩洛哥的媒体也公布,摩洛哥的大学将成为非洲首个在整个机构内部引入人工智能系统的大学。
近期Deepseek-R1模型的火爆以及其强推理能力、低部署成本优势,国内好未来、网易有道、云学堂、中公教育、猿辅导、编程猫、读书郎等一众教育机构密集宣布接入DeepSeek赋能自身产品。
根据艾瑞咨询和腾讯研究院数据,国内AI+教育B端与C端市场预计到2027年分别将达477亿元与282亿元,而AI+陪伴市场在3年—5年内有望达千亿级别。
中信证券表示,Deepseek在准确度、推理能力和训练成本上的优势有望推动教育+AI大范围应用推广,而在相关领域应用场景的理解与数据积累以及产品化能力水平或将成为新的商业化竞争优势。看好目前在Deepseek催化下,教育+AI在教育硬件、软件订阅、智慧校园三个赛道上的商业化落地,同时看好其对于传统教培领域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