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芳
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方案》以20条具体措施推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从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外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该行动方案兼顾了吸引长期投资和中短期资金两方面,包括了鼓励股权投资、促进境内利润再投资、优化融资和并购等内容,多管齐下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行动方案》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明确要抓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落实,制定发布实施战略投资的操作指引,加大对上市公司、境外基金和投资机构等的宣介力度,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
《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措施,促进外资企业在华所获利润更多用于再投资。开展外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试点。
《行动方案》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优化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相关规定,在外汇管理、人员出入境、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为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提供便利。保障相关外商投资性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依法依规享受外资企业待遇。
同时,《行动方案》提出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总部型机构提供便利。
在便利外国投资者实施并购投资方面,《行动方案》明确,在外商投资法框架下,修订《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完善并购管理范围,降低跨境换股门槛等。
“当前全球经济运行形势下,外资并购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优化规则和程序有助于降低外资并购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并购效率,从而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表示。
对于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行动方案》明确,鼓励外商投资养殖、饲养设备生产、饲料兽药生产等畜牧业相关领域并享受国民待遇。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引进高技术领域外商投资,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和合作空间。鼓励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体育、医疗、职业教育、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吸引利用外资。
《行动方案》进一步降低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门槛,明确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并提出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适时对外公布并稳步实施。
在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质量监管方案审核,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研究完善医药领域开放政策,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优化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开放平台在稳外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动方案》提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的政策文件,在要素保障、重点领域开放、承担改革试点任务、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等方面出台新举措,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商务部2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 %,环比增长27.5%。
“在当前稳外资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上述举措的亮点在于全面性和务实性。不仅从开放领域、品牌打造、投资支持等多方面入手,还注重优化外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人员往来便利,这些举措预计将起到稳定外资存量、吸引外资增量等效果。”朱克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