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8月16日,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数据”)提交了关于撤回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根据《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条的规定,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其发行注册程序。
中联数据是一家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主要向客户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P地址服务、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增值服务等云基础设施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据Wind数据,目前该公司的客户包括京东、字节跳动、阿里云、腾讯、华为等互联网企业,以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基础电信运营商。
此前,中联数据已于2020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中通过,2021年3月19日提交注册,进入证监会审批阶段。
此次主动撤回申请材料,已是中联数据漫漫IPO征途中第二次折戟。早在2019年,该公司就曾瞄准科创板递交过申请材料。而获得受理仅三个月后,中联数据便主动撤回了申请。
转战创业板再度撤回,原因扑朔迷离
8月16日,中联数据及其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提交了《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中联云港发[2021]15号)和《关于撤回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华泰联合字[2021]370号),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8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对其发行注册程序。
图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中联数据此次“闯关”,已经耗时一年多。2020年7月6日,中联数据的上市申请被获受理,经历4轮问询之后,同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委2020年第59次审议会议中通过。2021年3月19日,中联数据提交注册,进入证监会审批阶段。
按照创业板正常IPO审核流程,证监会将于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而直至8月16日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材料之前,中联数据尚未收到证监会关于注册结果的回复。
图源:深交所官网
申请上市后又主动撤回的剧情似曾相识。2019年4月,中联数据提交上市材料,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该申请于同年7月9日获得受理。2019年8月6日,中联数据进入问询阶段。但还未对上交所的第一轮问询作出回复,2019年10月31日,中联数据便以创始人退出为由,撤回了申报。
图源:上交所官网
而此次转战创业板,中联数据已经走到IPO的“最后一程”——注册阶段,主动撤回申请的具体原因尚不明朗。不过,依然可以从此次上会情况中窥探一二。
在创业板上市委2020年第59次审议会议中,深交所问及创始人李凯离职对公司的影响及潜在风险,以及公司实控人、第一大股东周康使用个人银行卡从事业务与子公司北京易途客所提供的服务相同,质疑该行为违法违规,或将损害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深交所上市委还注意到,中联数据筹备北京马驹桥二期数据中心建设,北京春禄为该项目实施主体。中联数据曾将持有的北京春禄的股权尽数转让,然后又以增值率较高的价格将其收购。上市委要求中联数据进一步披露收购北京春禄相关事项的商业逻辑及合理性。
中联数据在上市委审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解释称,公司此前通过租赁模式运营数据中心,无自建数据中心经验,在建设北京马驹桥二期数据中心过程中,选择与经验丰富的北京春禄合作符合商业逻辑、具有合理性。而收购北京春禄,有利于马驹桥二期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
客户高度集中、毛利率下降,中联数据质疑声不断
在中联数据两度征战IPO的过程中,受到的质疑还不止这些。
首先是客户集中度过高问题。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中联数据营业收入分别为3.75亿元、6.45亿元、8.29亿元、7.6亿元。而同一时期,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2.39%、91.23%、83.63%和 87.09%。其中,对京东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就高达86.79%、72.83%、55.13%和 45.85%。
中联数据在招股书中坦言,因客户集中度较高,京东、字节跳动、快手科技等大型互联网客户如果流失将会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营业收入及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而从企业账面的数值来看,大客户的流失已经初现端倪。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对京东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6亿元、4.69亿元、4.57亿元和3.49亿元,经过2018年的高速增长后,依靠京东带来的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过分依赖前五位主要客户,也给中联数据的盈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报告期内,IDC业务贡献了公司9成以上的营业收入,2017年至2019年,该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6.76%、16.57%、15.06%,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中联数据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毛利率下滑是由于在租赁模式下,主要供应商出租机柜价格不断提高,以及第一大客户京东的机柜销售单价小幅下降,导致发行人租赁模式下IDC业务毛利率也随之下降。
同样受到质疑的还有公司对研发的重视。中联数据在招股书中介绍,云基础设施服务行业具有技术快速变更、产品生命周期短、研发投入较大等特点,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91人、76人、100人、107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46.67%、41.76%、45.66%、46.52%。而同一时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5.81%、4.08%、3.76%、2.96%,不仅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还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作为一家提供云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中联数据表示,将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技术研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发行人技术研发水平。然而,从财务数据看,其实际行动似乎正在与之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