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交易所审核把关更趋严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也同步提高。财经网以周为单位,聚焦IPO企业上会、新增受理、上市表现情况,以及当周较受关注的热点公司详情。
一、本周IPO概览:
据京沪深交易所披露,本周(5月22日-5月26日,下同)10家企业迎来首发上会,除金润股份、蓝山屯河遭暂缓审议外,荣泰电工、华勤技术、宏裕包材、日日顺、夏厦精密、兴欣新材、中集天达、亚德林8家企业顺利过会。
下周(5月29日-6月2日,下同)暂有10家企业上会,包括北交所3家,分别为鸿智科技、东方水利、国子软件;创业板5家,分别为嘉诺科技、麦驰物联、思客琦、慧翰股份、泰丰智能;沪市主板及科创板各1家,分别为众辰科技、思哲睿。
新股受理方面,本周共10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新扬股份拟登陆科创板,恒业微晶、野风药业、辉芒微、祥邦科技拟冲刺创业板;中创化工、东实股份分别拟登陆沪深主板;广厦环能、畅想高科、前进科技拟登陆北交所。
另外,本周仅华昊中天1家企业主动撤回申报材料,在之前的两轮问询中,公司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的市场空间、优替德隆化合物结构专利到期、公司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是关注焦点。
据wind数据披露,本周A股市场共计上市10只新股,按上市时间顺序依次分别为长青科技、美芯晟、朗坤环境、英特科技、航天软件、三联锻造、同星科技、美邦科技、亚华电子和宁新新材。10只新股的平 均首发价格为29.32元/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30.05%。
下周将有5只新股迎来申购期。按申购日期,双元科技、天键股份将于5月29日申购,豪江智能将于5月30日申购,阿特斯、南王科技均于5月31日申购。
另外,下周暂有2只股票已公布A股上市计划,星昊医药、武汉蓝电分别于5月31日、6月1日在北交所上市。
本周港股共有5家公司新增递表,分别为集海资源、东软熙康、国鸿氢能、佛朗斯和众淼创新;2家通过港交所聆讯,分别为科笛集团和巨星传奇。此外,易点云、宏信建设2只新股于5月25日登陆港交所。
二、本周IPO要闻:
净利润下滑近90%,蓝山屯河遭暂缓审议
5月25日,据深交所披露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新疆蓝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山屯河”)首发被暂缓审议。
蓝山屯河以精细化工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为主业,核心产品主要涵盖精细化工基础原料、生物降解材料、化工新材料以及新型节能环保建材。
身处化工行业,蓝山屯河上下游价格波动较大,业绩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公司“过山车”式的业绩也成为监管和市场关注焦点。
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蓝山屯河分别实现营收32.56亿元、65.74亿元和58.2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90%、101.89%和-11.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16.59亿元和7.4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60%、2823.96%和-55.24%,其中在2022年,蓝山屯河的营收与利润双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跌幅度更是高达55.24%。
对于业绩波动且呈下滑趋势,蓝山屯河的解释为,与行业发展情况与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业绩波动较大。
这一业绩“颓势”仍在持续。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1.77亿元,同比下滑39.4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滑89.47%。这也令市场质疑其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所处行业情况、最新市场竞争情况、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说明发行人2023年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净利润很可能为负的情形,相关不利影响因素是否消除,是否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揭示相关风险,发行人主营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
业绩大幅下滑的同时,蓝山屯河此次拟募集资金45亿元投入6个项目,产能消化问题或也引发市场担忧。
仅有一款上市药,三年半累亏4.5亿,华昊中天梦碎科创板
又一企业IPO“撤单”。5月23日,华昊中天主动撤回首发上市申请,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公司IPO之旅戛然而止。
华昊中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目前仅有1款核心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上市销售,另有14项在研项目,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亏损约4.5亿元。
在撤回IPO申请之前,华昊中天已历经两轮问询,并于3月底回复了二轮问询。
在两轮问询中,华昊中天核心产品优替德隆的市场空间、优替德隆化合物结构专利到期、公司产能利用率低、公司控制权等问题是监管层关注的焦点。
据招股书及问询函披露,优替德隆于2021年3月获批上市。从销售情况来看,优替隆德注射液2021年上市当年销售收入为7106.4万元,截至2022年6月末实现5758.65万元终端销售,目前主要经销商库存尚未去化完毕,而优替德隆注射液的保质期为2年。
另外,2021年华昊中天优替德隆的最大客户国药控股(交易额约2100万元),在2022年上半年的采购额锐减逾9成至70万元;公司曾与绿叶贸易在2021年2月确定了销售推广合作关系,但双方于当年12月便终止了合作,承诺销售量完成率约为4%。
优替德隆商业化之路不顺的同时,华昊中天还面临唯一核心产品化合物结构专利到期的问题。招股书显示,公司有3款专利将在2023-2024年间过期,均为埃坡霉素化合物(优替德隆属于埃坡霉素化合物)。
产能利用率方面,华昊中天优替德隆注射液的现有产能为50万支。2021年,公司优替德隆注射液的产能利用率仅为13.66%,产销率为51.37%。
但根据华昊中天的IPO募资计划,募投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新增年产优替德隆注射液200万支、优替德隆口服制剂50万盒的扩增产能,预计投产时间为2025年。换言之,公司原拟通过IPO募资实现4倍扩产,其产能扩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受到质疑。
卷入专利纠纷,金力股份IPO之路生变
闯关科创板关键期,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力股份”)却遭遇了“专利战”。5月22日,膈膜龙头恩捷股份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已就专利权纠纷提起诉讼,共计3个案件,合计7000万元,被告方系金力股份。
据《上海证券报》援引律师事务所的观点称,IPO企业涉及专利侵权诉讼是对审核的重大不利情形,具体影响取决于IPO企业产品业务对涉诉专利的依赖度和重要度。
从上述专利所涉及的技术看,主要围绕隔膜对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这是目前锂电池隔膜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或存在涉及核心专利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金力股份主营锂电池湿法隔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今年1月,金力股份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13.1亿元,主要募投项目包括湖北金力高性能电池隔膜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财务数据方面,2019至2022年上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85亿元、2.19亿元、6.95亿元,6.9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3.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7亿元、1.01亿元、1.31亿元。
可见,此次恩捷股份提出的7000万元赔付金额对于金力股份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除专利诉讼纠纷外,比亚迪入股金力股份后并成为其第一大客户也引起颇多关注。在公司顺利扭亏的2021年,金力股份曾于当年10月接受来自比亚迪的8000万元战略投资。截至去年中,比亚迪持有公司2.24%股份。同时,比亚迪还委派投资经理叶超任金力股份监事。
比亚迪入股后,在2021年、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金力股份贡献3.51亿元、3.8亿元的营收,营收占比从50.53%提升至54.97%,公司也顺利摆脱了亏损的局面。
不过,比亚迪在入股时与金力股份的实控人袁海朝等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优先清算权、整体出售征得同意、反稀释、股权转让限制”等特殊权利条款。
目前,上述对赌协议均逐一解除,但根据协议特殊权利条款,若金力股份IPO失败,该公司及实控人与比亚迪、海通创新等股东的相关协议仍将恢复效力。
单一客户贡献七成营收,大手笔分红8亿,威邦运动欲IPO募资16亿
近日,户外运动“小巨人”威邦运动因奔赴沪市主板上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在招股书中称,2021年公司在全球支架地上泳池核心配件(不包含泳池衬垫)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0.2%,是全球市场占比最大的支架地上泳池核心配件生产商。
招股书显示,威邦运动的经营规模较大,但近年来公司业绩却如坐“过山车”。2020年至2022年,威邦运动营收分别为16.57亿元、31.88亿元和23亿元,累计营收超7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亿元、4.46亿元、3.62亿元。
与此同时,威邦运动在业务上较为依赖大客户,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荣威国际、明达实业、GCI等知名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6.73%、97.58%、98.19%,其中荣威国际对公司的营收贡献各期均超70%,客户集中度高。
值得一提的是,威邦运动在报告期内的大手笔分红也引起了媒体关注。
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底,威邦运动的现金分红为8亿元,接近公司近三年累计净利润(10.93亿元)。对此,威邦运动解释称,主要系公司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但在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42亿元。
一边大手笔分红,威邦运动一边又募资“补血”。此次IPO,公司拟募资16亿元,其中4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在内控方面,威邦运动的资金被实控人陈校波及其弟弟陈校伟占用,拆出的资金主要用于陈校波及其家庭成员的房屋购置、家庭消费、投资支出等。报告期内合计拆出金额1.77亿元,其中包括配合银行存款要求进行的资金往来金额合计9900万元,而陈校波、陈校伟偿还的资金来源系公司分红款及家庭自有资金。
三年亏近12亿元,国鸿氢能再闯港股
5月22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鸿氢能”)再度递表港交所。作为氢燃料电池赛道的独角兽之一,国鸿氢能曾于2022年11月递表,目前该申请文件已失效。
招股书显示,国鸿氢能聚焦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应用于公交、重卡、物流车、叉车和船舶等领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装载了国鸿氢能产品的商用车数目,在全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的保有量占比超过50%。
在“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电解水制成的“绿氢”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氢能也因此被寄予厚望,受到政策和多方资本的支持。但由于成本高企、氢储模式待突破等问题,氢能距离真正实现商业化也仍有不断的距离。
目前,国鸿氢能也尚未解决盈利问题。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7亿元、4.57亿元和7.48亿元。2021年和2022年营收增长幅度分别为101.32%和63.68%。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2.15亿元、7.03亿元、2.73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达11.91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售价分别为10423.1元/千瓦和4892.6元/千瓦,呈大幅下降,但与市场上600-700元/千瓦时的锂电系统相比,价格依然昂贵,市场普及率低。
而到了2022年,按照公司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为131.3MW,以此计算,其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均价为5578.7元/KW,同比增长14%。
对此,国鸿氢能称由于部分系统装入了额外的零部件(如储氢系统),以迎合部分客户的需求以及提供全面及随时可用的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而自第三方採购的额外部件的利润率较低。
3年亏损2.5亿美元,估值90亿元,微创心律冲击“微创系”第7个IPO
微创医疗拆分“又下一子”。近日,微创医疗分拆子公司微创心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其分拆的第六家子公司。若微创心律成功上市,将成为“微创系”的第七家上市公司。
近年来密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背后,微创医疗的亏损问题严峻。2022年,微创医疗归母亏损4.37亿美元,亏损同比扩大57.88%。分拆的子公司中,仅心脉医疗和微创电生理实现盈利。
此次IPO的微创心律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所处赛道为心律管理(CRM)赛道,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亿美元、2.2亿美元及2.05亿美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5430.1万美元、8806.3万美元及1.07亿美元,亏损逐年扩大,过去三年累计亏损2.5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微创心律主要产品低电压CRM器械及高电压CRM器械近年来毛利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低电压CRM器械毛利率由2020年的70%下降至2022年的68.2%,高电压CRM器械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63%下降至2022年的60.3%。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微创心律距离前四大跨国公司仍有巨大鸿沟。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百多力在全球CRM器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4.6%、19.2%、18.3%和15.4%,而微创心律仅1.8%。
不过,尽管尚未实现盈利,微创心律在此前一轮(C轮)融资中的投后估值已达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90亿元,还入选了《2023·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但微创医疗2021 年7月披露的公告显示,在为微创心律引入C轮投资的过程中,公司与相关机构签订了赎回协议。高瓴要求,微创心律若不能在2025年7月17日前完成上市,或者,微创心律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市值少于15亿美元且目标公司所得款项总额少于150百万美元,均会面临赎回风险。赎回价格为优先股原始购买价的百分之一百(100%),以及8%的应计复合年利率。
从微创系子公司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来看,只有在科创板上市的心脉医疗和微创电生理股价未跌破发行价。
文/李璐、樊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