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市场增长强劲,细分赛道红利持续释放

财经网 2023/11/01
导语

10月27日至29日,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圆满举行。

本届大会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体产业集团、云南省体育局、大理州人民政府承办,以“户外新生活 消费新动能”为主题,以“推动户外运动普及推广、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助力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大会聚焦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推动产业发展理念交流、成果展示、合作发展和普惠共享,以创新为引领,探索产业新形态,以融合聚势能,共拓产业新赛道。

640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高志丹,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等出席此次大会,政界、学界、业界,以及户外运动达人、奥运冠军等百余名嘉宾齐聚苍洱,共襄盛会。“政产学研”全体系产业策动,旨在打造户外运动产业最权威的政策发布平台、最丰富的内容输出平台、最前沿的产业创新平台、最活跃的产业融合平台。

会上,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经济部部长杨雪鸫发布并解读了《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报告指出,2022-2023年,我国户外运动产业逐步恢复,并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加快建设、户外运动市场强劲增长、户外运动领域融资保持活跃、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加、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户外运动产业“破壁出圈”

户外运动产业其实古已有之,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即有丰富的户外运动文化,例如龙舟、射箭等,还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连最专业的户外运动装备也有发明。不过这些活动在当时除了锻炼身体外,可能更多还是一种文化传承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现代户外运动诞生于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户外运动现已成为欧美地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普及率甚至一度超过50%。据上海体育大学黄海燕教授介绍,仅在2021年内,大约就有1.642亿美国人(54%)至少参加了一次户外活动。

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户外运动及其理念才又从欧美地区传入我国,并引发了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剧烈的变革。尤其在21世纪后,随着户外运动普及程度提升,我国本土户外运动品牌纷纷涌现,消费群体也逐步向大众延伸,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当下我国户外运动市场之所以能“破壁出圈”,呈现如此生机勃发的一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三大方面。

首先,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给多样化的户外运动走进千家万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表示,户外运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没有生存之忧后,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当下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其次,持续的政策鼓励支持户外运动产业健康发展。据中体空间集团总裁庞晓峰介绍,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登山、攀岩、徒步、露营、拓展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体系建设;2018年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2022年国家发改委连同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出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一系列统筹行业发展的总体性纲领文件不断出台,同时还有关于冰雪、山地、航空、乡村的专项性文件,从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扩大服务设施供给、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强化政府引导等多方面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最后,疫情催化了户外运动的普及推广。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人们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缓解居家防疫所产生的孤独与焦躁感,开始主动寻求与家人或三两好友共度时光的休闲运动方式,而兼具运动、旅游、休闲与社交等多重属性的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疫情反倒成全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人心基础。

内核与外驱形成协同,户外运动产业复兴恰逢其时。

万亿蓝海市场增长强劲

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介绍,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增长强劲。

首先,我国户外运动标准化建设在快速推进。2022年,体育总局组织立项了冰雪运动、赛事活动等标准项目。2023年7月,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的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023年9月,体育总局批准发布《帆船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等8项行业标准。此外,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近年来陆续发布实施了19项团体标准。

其次,各类户外运动项目越发丰富多彩。据马蜂窝提供的数据,2022年度,在各类户外运动中,露营、漂流、滑雪、徒步等项目一直稳居户外运动搜索热度排名前列,成为人们关注度最高的项目。航空运动、冲浪、桨板、潜水、登山、攀岩、骑行、路跑、垂钓、定向运动等传统户外运动方兴未艾。飞盘、桨板、陆冲、腰旗橄榄球、匹克球、city walk等新兴户外运动项目正逐步成为年轻群体“新城市运动”潮流的代表。

据悉,2022-2023年,冰雪、路跑、骑行、越野、露营等户外运动呈现爆发式增长,多个领域已恢复至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据携程网数据,2023年上半年,与户外运动相关的订单量较2022同期增长79%,与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比,订单量增长221%,市场规模已超过疫情之前。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统计,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2400亿元。据中国联通数据,6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上半年游客规模几乎达到2022年全年规模,平均每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接待游客人次达50万。

此外,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数量也在明显增加。仅2022年1至10月新增注册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就超过3万家。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达20.4万家,与2021年底相比,增长超过20%。

同样在投融资领域,2022年,尽管体育行业股权融资整体出现下滑,但是户外运动领域仍然保持了较高活力,融资事件数在体育产业投融资事件总数的占比稳步提升,占比达到21.6%,202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提升至30.8%。投融资市场活力十足,也反映出社会资本对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乐观态度。

另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预计到202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到202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体育及户外用品市场将成为该领域的全球第一大市场,收入预计将达33.5亿美元。

但在渗透率方面,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人,渗透率约为28%,较英美50%以上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意味着即便当下户外运动产业增长强劲,未来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国新证券研报预计,户外运动的广度还将不断扩大以及细化,户外运动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而随着消费的回暖,户外运动产业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容,迎来行业红利,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受益。

细分赛道红利持续释放

通常而言,户外运动是一项涵盖各种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活动,其产业链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领域,包括户外运动基础建设、户外运动用品制造、户外运动服务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

近年来,我国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披露,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建设完成健身步道12.78万个,达31.42万公里,较2021年分别增长20.68%、19.29%。其中中国登山协会认定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有32条已建成并使用,总长超3000公里。全国冰雪场地共计2452个,较上年度增长8.45%。其中,滑冰场地1576个,占64.27%;滑雪场地876个,占35.73%,分别增长8.69%、8.01%。

户外运动营地是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服务融合的综合性运动场所,可以为消费者在野外生活、体育活动、休闲旅游时提供运动设施和配套服务。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下,体验户外运动营地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户外运动营地产业也随之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包括山地户外营地、青少年户外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水上运动基地以及其他主题营地(航空飞行、自行车、马术、露营等)等多样化的细分类型。

当前,户外营地活动已是户外运动单次消费最高的体育业态,户外运动营地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设备制造商、活动组织者等利益相关群体带来了众多机遇。本次大会平行论坛上,由中体空间集团总裁庞晓峰发布了《中国户外运动营地产业发展报告2023》,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户外运动营地产业的发展成果。据该报告介绍,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户外运动营地相关企业约107580家,其中核心企业约34346家,上下游关联企业73234家,且几乎全部为民营企业。另外,2014年至2023年这十年间,全国户外运动营地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六千亿元。该报告还预计,2023年我国户外运动营地核心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超过2900亿元。

户外运动用品制造是产业链中较容易理解的部分,其品类众多,细分领域广泛,通常包括户外服装、鞋类、背包、装备、配件和器材等的生产,这一环节涉及到众多户外品牌和制造商,他们为户外爱好者提供各式各样的产品以应对不同户外运动环境和需求,同时他们也是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者。

据京东大时尚户外装备部总经理介绍,我国户外用品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在2023年或能达到2116亿元,预计在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2400亿元。邢洪梅还提到,户外装备品类用户增速高,趋势好,尤其是年轻、女性、高净值用户高增长。

户外用品市场

户外运动服务业同样也是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这包括户外运动的组织、培训、导游服务,以及户外运动赛事的举办和运营。户外运动服务业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运动体验,也推动了户外运动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单就赛事经济而言,据上海体育大学黄海燕教授分享,2019年上海市举办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引发媒体、受众的广泛关注。163项赛事共产生35万篇次的媒体报道,其中传统媒体报道8万篇次、社交媒体报道27万篇次。赛事现场受众总计209万人次,其中参赛选手17万人次,现场观众192万人次。此外,2019年上海市重大户外运动赛事与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互动,扩充了体育旅游市场,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具体上,赛事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合计贡献达到22.73亿元,其中“吃”2.22亿元、“住”3.50亿元、“行”6.70亿元、“游”1.20亿元、“购”7.27亿元、“娱”1.85亿元,引擎拉动作用明显。

此外,户外运动的发展还催生了与户外运动相关的其他产业,如户外旅游、户外广告、户外运动保险等,这些产业与户外运动紧密相连,为户外运动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户外运动的普及推广,推动了户外运动产业链不断完善与成熟;而产业链的发达与丰富,也将直接提升户外运动的发展水平和参与者的运动体验。伴随着户外运动的复兴,相关产业链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环保——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之本

户外运动产业的内涵在于提供健康、休闲的户外运动体验,其外延除了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跨界合作与创新等商业元素之外,还有另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即社会责任与环保意识。

在本届大会的分论坛上,环保理念也是重要的主题之一,大会还发起了“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之公益环保倡议。

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司长李冰在分论坛的主题演讲中,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做出了详尽解读。从李冰的发言中,能够清晰认知到,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不遗余力的。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社会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每日剧增,因此,能够以环保理念为前提开拓的自然资源备受推崇,户外运动产业自然成为了站在红利期金字塔顶峰的产业体系。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朱洪军以“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效应评估及生态保护项目”为主题进行了相关演讲。朱洪军从环境效应评估与生态保护项目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进程中所需要着重注意的事宜,而这两方面与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深圳市登山协会会长厉伟也表示,户外运动产业的商业价值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并不冲突,反而可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群体开展户外运动,商业价值自然提升;而商业价值提升后,就可以有更多的投入用于环境保护与良性开发。

在案例分享环节中,青海三江源、广西桂林漓江、浙江莫干山、四川阿坝四姑娘山作为环保模范案例呈现在了众人眼前。四个地区的共同点在于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单纯用于旅游开发,其中的自然资源难免被如今的一些化学产物所破坏。因此,这四个区域都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开发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上面。

目前,四个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处于高速进程中,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各地区在发展进程中对自然资源保护机制的完整;二是户外运动本身作为绿色运动,并不会产生过多损害自然资源的物质。

户外运动是“绿色运动”,是最为契合大自然规律的运动,户外运动产业也因此获得了高速发展的良机,但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要时刻牢记,自然资源才是该项产业发展之本。

文/郭峰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户外运动 营地 赛事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