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大有可为

《财经》杂志 2023/12/18
导语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区正朝着零碳智慧方向发展演进。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

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零碳协同发展,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1月24日,《财经》杂志、《财经》读数携手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举办了零碳园区闭门研讨会。本次活动以“中国零碳园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主题,参会嘉宾们围绕零碳园区愿景和政策、政府和企业零碳园区建设经验、城市ESG规模化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经验分享、观点碰撞。

1218004

“作为行业内践行ESG理念的先行者,《财经》杂志深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对我国实现‘ 双碳’目标、形成区域零碳发展样板、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经》杂志助理主编陆玲在开场致辞时表示。

中国环境记协绿专会项目主任王永生表示:“环境记协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宣传力量之一,是政府、企业、专家、高校之间的桥梁纽带,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将对达成“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研讨会上,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孔朝阳、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研究员钱睿、山东威海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丛涛、中国环境记协绿专委项目主任高丽燕、北京绿色交易所碳排放专家姜海凤、泰安市商务局吕震、武昌区驻京办周有雄、湖南省郴州市政府驻京联络处王理东等各界人士,围绕零碳园区、城市ESG规模化发展,探讨了产业园区零碳转型路径、零碳转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碳中和技术方案和政策支撑等问题。

全球严峻的气候异常形势有目共睹,每年都说是最热的一年,但每年都在打破新纪录,碳减排的必要性也刻不容缓。”孔朝阳表示,“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要提高到25%左右,2060年要达到8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硬的约束,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是无法实现的。”

孔朝阳认为,实现双碳目标,一方面,要从深化碳市场建设入手;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产业低碳化、能源绿色化、设施集约化、碳管理等手段,建立包括零碳园区、智慧园区等在内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针对碳市场建设,姜海凤进一步介绍了绿交所的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公共服务、绿色金融服务和双碳咨询服务等四项业务,并详细分享了对零碳园区建设的顶层设计、零碳化、智慧化的看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大背景下,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面对的具体问题繁杂多样,但却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发展时期顺利进入下一个S形增张曲线以更为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式保障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围绕“治理为核心的城市ESG思考”的主题,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研究员钱睿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ESG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更新。

城市本身的更新与发展就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最佳解决方案。”钱睿认为。

山东威海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程昱则和大家交流了威海临港零碳示范区的建设方案。据悉,目前威海临港区正在围绕四个领域包括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稳步推进零碳示范区建设。。

此外,来自薪火瑞家智库、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联想、广联达、德勤(中国)、欣旺达、正泰集团、华发集团等协会和企业代表,从产业结构、排放量、能源结构、固碳技术、碳汇等方面分享了一线实践经验,与专家学者们共探零碳园区、智慧园区建设。

“从规划、设计、建造到运维的整个建设过程,零碳园区都跟碳紧密相关,需要做好碳计量相关工作,打造数字管理体系。”广联达助理总裁、数字城市业务总经理谢刚分享了园区数字化的经验。

联想ESG数字化高级经理吴晓彤则和大家探讨了联想集团创新产业园(天津)的零碳场景。吴晓彤表示,园区主要从“三侧一平台”来实现碳中和战略,即依托“无人驾驶”的智慧能碳管理平台,通过供给侧的清洁能源、用能侧的智慧节能技术、外部的碳抵消三种手段来建设零碳园区。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零碳园区

相关新闻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