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服务新质生产力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启幕

经济参考报 2024/06/21
导语

开板五年之际,资本市场“试验田”科创板迎来改革再出发。日前,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八条措施》),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针对科创板提出强化“硬科技”定位、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支持并购重组等八项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八条措施》顺应新“国九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关措施有望推动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持续改善市场预期,并有助于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积极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本次科创板改革举措的关键。《八条措施》第一条就提出,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

开板五年来,科创板对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开数据显示,至2024年5月底,科创板共有572家公司,总市值5.2万亿元。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5年累计融资超过1万亿元。科创板促进了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2023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研发强度中位数12.2%,研发强度是A股公司平均的3倍以上。

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资本市场要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记者表示,《八条措施》的发布,将强化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科创板企业不同特点针对性的丰富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继续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并投向科创企业,并从制度机制和理念上解决资本市场支持和鼓励创新的问题,也将进一步优化科创企业证券市场融资环境,为市场输送优质企业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这些措施的执行将更好的服务科创企业,助力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功能的提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对记者表示,《八条措施》的发布,进一步突出了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对于具有硬科技的公司加大支持力度,体现出新规对科创板的导向是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硬科技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路径、发展方向。

着力优化科创企业融资机制

本次《八条措施》着力从IPO、发行承销、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多方面优化科创企业的融资机制。

IPO端,《八条措施》提出,适应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发行承销上,《八条措施》提出,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完善科创板新股市值配售安排,增加网下投资者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要求。

再融资端,《八条措施》提出,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提高科创企业再融资审核效率。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

同时,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着眼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丰富支付工具,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鼓励证券公司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业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华泰证券指出,上述系列措施有望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中金公司研究则指出,资本市场发展对支持新质生产力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需要企业家执行落地,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职能,较为契合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空间大、迭代快、风险高”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科创板制度建设有利于提升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和“创新成色”,优化上市、融资和交易等环节,对提升投资者回报及支持科创板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完善交易机制强化监管

稳定的市场环境是持续推动改革的前提。在融资端大力增强对于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的同时,《八条措施》也注重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和投资生态的建设。

《八条措施》提出,完善交易机制,防范市场风险。加强交易监管,促进科创板平稳运行。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完善指定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便利性。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品种,完善指数编制方法,健全“上海指数”体系。丰富科创板ETF品类及ETF期权产品,研究适时推出科创50指数期货期权。优化科创板宽基指数产品常态化注册机制。

《八条措施》还提出,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华泰证券指出,上述系列机制安排和政策的落地有望促进科创板平稳运行和发展,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生态。中信证券研究显示,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中被动型基金占总基金持股市值比例为33.6%,而A股市场整体占比为38.2%,被动型基金科创板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国信证券指出,《八条措施》中涉及机构的多项规定呼应此前耐心资本相关表述,有助于降低板块波动。《八条措施》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对合理减持诉求予以支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防止“害群之马”“僵尸空壳”在科创板出现,与《十六项措施》中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要求契合。落实私募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扩大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份额转让试点,拓宽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有望进一步强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科技企业中的“助推剂”作用,利于资金在相关板块沉淀,降低板块波动率。

编辑: 郭峰
关键字: 科创板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