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披露,上周(6月30日至7月6日)共有11家公司递表,暂无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另有7家公司招股,5只新股上市。
11家公司递表
1)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普祥健康”)
6月30日,普祥健康向港交所主板递表,申万宏源(香港)、农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普祥健康是中国华北地区领先的、以专业医疗能力为核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公司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包括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及其他延伸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值得关注的是,同一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公司在该地区前五大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的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普祥健康实现总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期内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913.6万元、4091.4万元、4440.1万元。
2)上海镁信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镁信健康”)
6月30日,镁信健康向港交所主板递表,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镁信健康是一家医疗创新支付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金融保险手段助力患者解决自费医疗支付问题,帮助患者更有效率的管理医疗支出,围绕医药金融、疗效保险、药品福利为患者提供价值,提供全方位的患者金融分期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GPV)计算,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以服务的保单数量计算,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 累计服务保单数量(包括惠民保)约 3.93亿份,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司合作。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镁信健康实现总营收分别为10.69亿元、12.55亿元、20.35亿元,期内净利润分别为亏损4.45亿元、亏损2.88亿元、亏损7576.4万元。
3)Yangtuo Technology Inc.(简称“海拍客”)
6月30日,海拍客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中信证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海拍客是中国领先的交易及服务平台,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交易额计,成为中国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的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为10.1%。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2024年交易额计,海拍客平台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的交易及服务平台,已连接约4200家注册卖家及覆盖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并覆盖超过3000个村县的约290000家注册买家。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海拍客实现总营收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80.3万元、亏损5213.1万元、亏损7840.3万元。
4)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为技术”)
6月30日,瑞为技术向港交所主板递表,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农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瑞为技术是一家图像智能分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核心技术,在视频监控、智能终端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图像智能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瑞为技术实现实现收入分别为7836.3万元、2.42亿元、3.95亿元;年内利润/亏损分别为 -1.28亿元、-3257.7万元、828.8万元。
5)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简称“紫金黄金”)
6月30日,紫金黄金向港交所主板递表,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紫金黄金是紫金矿业的所有黄金矿山(除中国之外)整合而成的全球领先黄金开采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紫金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黄金储量和2024年的黄金产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九和第十一。2022年至2024年黄金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1.4%,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1.9%。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紫金黄金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8.18亿美元、22.62亿美元、29.90亿美元;同期,年内溢利分别约为2.90亿美元、3.22亿美元、6.21亿美元。
6)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
6月30日,亿纬锂能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中信证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亿纬锂能是全球极少数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均全球领先、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全场景应用的锂电池平台企业之一。公司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在消费电池领域,公司消费类小圆柱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四;在储能电池领域,公司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二;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全国第五,全球第九,其中国内商用车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363.04亿元、487.84亿元、486.15亿元;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6.72亿元、45.20亿元、42.21亿元。
7)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翼菲智能”)
6月30日,翼菲智能向港交所主板递表,农银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翼菲智能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智能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翼菲智能实现收益分别约为人民币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 5755.3万元、1.11亿元、7149.5万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5057万元、1.06亿元、5233万元。
8)芯迈半导体技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迈半导体”)
6月30日,芯迈半导体向港交所主板递表,华泰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芯迈半导体是一家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公司,通过自有工艺技术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芯迈半导体在全球消费电子PMIC市场排名第11位,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2位。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实现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6.88亿元、16.40亿元、15.74亿元;同期,年内净亏损分别约为人民币1.72亿元、5.06亿元、6.97亿元。
9)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医养”)
6月30日,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同仁堂医养是一家中医医疗集团,为个人客户提供全面中医医疗服务,为机构客户提供标准化管理服务,并提供各种医药产品及其他产品。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按2023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同仁堂医养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为1.8%。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同仁堂医养实现收入分别约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 -923.3万元、4263.4万元、4619.7万元人民币。
10)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玲珑轮胎”)
6月30日,玲珑轮胎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中信证券、招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玲珑轮胎是国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轮胎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轮胎的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分为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胎,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卡客车以及工程机械车辆等。公司2016年7月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全球销量计算,玲珑轮胎为中国市场最大的OE轮胎制造商,及全球市场第三大的OE轮胎制造商,而按2024年的全球销量计算,自2020年起,公司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OE轮胎制造商。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玲珑轮胎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70.06亿元、201.65亿元、220.58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润分别约为2.92亿元、13.91亿元、17.52亿元人民币。
11)镁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镁佳股份”)
6月30日,镁佳股份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中金公司、花旗、德意志银行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镁佳股份是一家创新驱动的领先汽车科技公司,致力于重塑未来出行。公司专注于研发并交付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助力主机厂打造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镁佳股份实现总营收分别为3.88亿元、15.13亿元、14.20亿元;期内净利润分别为亏损4.23亿元、亏损3.57亿元、亏损2.91亿元。
暂无公司通过聆讯
7家公司招股
1)安井食品(02648.HK):于2025年6月25日-2025年6月30日招股,定价60港元,融资净额约23.02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部份认购额44.2倍,国际发售认购额5.85倍。每手100股,2025年7月4日(星期五)上午九时正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基石投资者方面,公司已与上海景林及华泰资本投资(与景林场外掉期有关)、香港景林、Hosen Capita、QRT 、FCP Domains及NonaVerse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在遵守若干条件的情况下,按发售价认购或促使其指定实体认购总金额9000万美元可购入的发售股份数目。
2)富卫集团(01828.HK):于2025年6月26日-2025年7月2日招股,定价38.00港元,融资净额29.53亿港元,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的超额配股权。每手100股,2025年7月7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基石投资者方面,富卫集团是次IPO招股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2.50亿美元(约19.50亿港元)的发售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阿布扎比投资公司Mubadala Capital认购1.50亿美元、T&D Holdings(8795.JP)认购1亿美元。
3)蓝思科技(06613.HK):于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招股,拟全球发售2.62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1%,国际发售占89%;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18.18港元,并预期不低于每股发售股份17.38港元;每手200股H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7月9日(星期三)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基石投资者方面,蓝思科技此次IPO招股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小米集团(01810.HK)旗下Green Better认购1000万美元,世运电路(603920.SH)旗下世运线路板认购1000万美元,UBS AM认购5000万美元,Oaktree认购2500万美元,LMR认购3000万美元,金涌投资(01328.HK)旗下Redwood认购600万美元,QRT认购2000万美元、GBA基金通过Poly Platinum认购1500万美元,无极资本通过Infini认购1500美元、Verition Fund认购1000万美元等。
4)首钢朗泽(02553.HK):原先于6月30日起招股,因收到一份民事起诉状延迟全球发售及上市。最新公告称,重新招股,同时刊发补充招股章程 。
于2025年7月7日-7月10日重新招股,拟全球发售2015.98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18.88港元,并预期不低于每股发售股份14.50港元;每手200股H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公司无基石投资者。
5)讯众通信(02597.HK):于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招股,拟全球发售3044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15.15港元,并预期不低于每股发售股份13.55港元;每手500股H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7月9日(星期三)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基石投资者方面,集团引入通州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为北京通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通州”)的全资附属公司,通州国际最终由北京国资委实益拥有),待若干条件达成后,认购总金额约1.31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6)大众口腔(02651.HK):于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招股,拟全球发售1086.18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21.4港元,并预期不低于每股发售股份20.0港元;每手100股H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7月9日(星期三)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公司无基石投资者。
7)FORTIOR(01304.HK):于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招股,拟全球发售1629.95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发售价将不会超过每股120.50港元;每手100股H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7月9日(星期三)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基石投资者方面,峰岹科技引入泰康人寿、保银、华夏基金(香港)及三花智控(02050.HK)等10名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1.12亿美元(或约8.7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5只新股上市
1)云知声(09678.HK)
2025年6月30日上市,当日收盘价296.4港元/股,涨跌幅+44.59%。
2)IFBH(06603.HK)
2025年6月30日上市,当日收盘价39.50港元/股,涨跌幅+42.09%。
3)泰德医药(03880.HK)
2025年6月30日上市,当日收盘价30.80港元/股,涨跌幅+0.65%。
4)拨康视云-B(02592.HK)
2025年7月3日上市,当日收盘价6.20港元/股,涨跌幅-38.61%。
5)安井食品(02619.HK)
2025年7月4日上市,当日收盘价57.00港元/股,涨跌幅-5.00%。
上周重要港股资讯
1)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半年港交所募资额超1070亿港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7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文表示,2025年港股势头持续向好,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以点数计是历来最大的上半年升幅。其中新股市场更为活跃,上半年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IPO),总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市场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时的数字倍增,当中包括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这一方面反映港股升势正吸引更多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计划,同时也显示过去这段时间对内对外的宣传推广工作渐见成效。”陈茂波表示。
陈茂波认为,与不同类型资产挂钩的“交易所买卖产品(ETP)”成为近年支持港股流动性的生力军。目前,香港共有超210只ETP产品上市。截至5月,相关ETP产品共管理资产规模近5100亿港元,日均成交额约400亿港元。
2)医药IPO“挤爆”港交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2025年上半年,港股生物医药市场一改往日的平静,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港交所披露信息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而去年全年仅有12家。从具体行业分布看,6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4家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两者分别位居上半年Wind各行业港股IPO发行数量的前两位。2025年开年以来,多达39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排队等待上市。
另据德勤统计,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主板活跃申请上市个案达到118宗,同比大幅增加,其中医疗及医药行业占比达26%。6月,市场延续这份热闹,随着港股流动性回暖,企业纷纷希望把握机会,加速冲刺港股IPO,当月有15家医疗健康领域企业递表港交所。6月26日,港交所创下“一日三鸣锣”的纪录;6月27日,16家企业同时递表,其中包括4家生物医药企业;6月30日,泰德医药和云知声正式上市,递表的队伍也新增2家Biotech和1家医药多元支付平台企业。
港股医药IPO狂飙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募资总额上。Wind数据显示,医药生物行业前六个月募资金额达到156亿港元,是当期港股IPO募资规模第二高的行业。这里面,恒瑞医药以98.9亿港元的募资额占据“半壁江山”,而其余9家公司合计约57亿港元的募资总和,亦显著高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
展望2025年的下半场,企业赴港IPO的劲头仍在继续,有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