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市值300亿元的东方日升(300118.SZ),在年末抛出超400亿元的重磅扩产项目。
12月27日,东方日升公告称,拟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在包头市固阳县投资固阳金山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该项目涵盖35万吨硅料、10GW硅片、3GW组件,以及5.1GW风光储项目,投资总额预计446.5亿元。
这不禁让市场感到惊讶。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末,东方日升资产总额仅314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为60.71亿元,公司是否有能力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值得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多家企业抛出硅料扩产计划、硅片“双雄”接连下调产品价格,行业中等体量的东方日升从光伏电池领域驶入上游硅料、硅片市场,能从中分得几杯羹?
豪掷450亿元的激进扩张
公告显示,东方日升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签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框架协议》,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人民政府签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人民政府、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协议》。
根据投资规划,东方日升此次拟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分为两大板块。在制造板块,包含年产20万吨金属硅、15万吨高纯硅、10 GW的N型高效拉晶及3 GW组件,建设周期为四年。在发电板块,东方日升将投资3.5 GW光伏电站项目、1.6 GW风电电站项目及储能项目。
项目总投资初步预计为446.5亿元,其中,158.5亿元将投入硅料项目,30亿元用于硅片项目,6亿元用于组件项目,用于光伏、风电电站建设的资金为252亿元,具体的投资额度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东方日升表示,本次对外投资可以促进公司的光伏产业链集聚效应,完善公司晶体硅料、硅料拉晶、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相关产品制造、光伏发电、储能等光伏产业链产能一体化布局,扩大公司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对公司的业绩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长远规划。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日升是一家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专业供应商,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截至2020年末,东方日升光伏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为7GW和13GW。公司曾在年初时预计2021年底电池产能预计接近20GW,组件产能接近28GW。
在同行企业纷纷朝着垂直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东方日升此前一直聚焦于电池、组件领域。
去年7月,东方日升一口气抛出三项扩产计划,44.4亿元在浙江义乌投建一期5 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43.8亿元在安徽滁州投建5 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22.4亿元在马来西亚投建3 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合计投资约110.6亿元,预计2022-2023年投产。
今年3月,东方日升再度披露,计划投资23.95亿元,建设新增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二期)。
此外,公司也曾通过全资子公司以2亿元收购聚光硅业100%股权,后者拥有年化硅料产能1.2万吨,被视为公司补齐产业链短板的重要举措。
从项目金额和扩建产能来看,上述投资均不及此次扩产计划。根据公告,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的制造板块建设周期为4年,粗略计算,仅制造板块每年平均所需资金也在48亿元以上,对公司的流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东方日升总资产为314.54亿元,净资产为99.71亿元,此项目投资总额为公司现有规模的1.42倍。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60.7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3.41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2.97亿元。
那么,加上此前已发布的逾130亿元扩产计划,东方日升巨额项目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对此,东方日升提示称,公司本次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可能会增加公司现金流动性风险;可能存在资金筹措的进度或规模不达预期的风险,进而影响本投资项目的投资金额及建设进度。
多重压力缠身,甩卖资产“回血”
对于东方日升而言,从专业化路线高歌猛进的转向一体化路线,颇有无奈的意味。
2020年,东方日升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83.02%。关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东方日升在公告中提到,主要受组件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及组件销售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光伏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今年2月初,因2020年业绩“变脸”,甚至导致东方日升33亿元可转债发行上市终止,在A股市场上也尚属首例。
今年以来,光伏硅料、硅片价格再度跳涨,公司的组件业务继续承压。前三季度东方日升实现营收129.88亿元,同比增长19.93%;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滑45.33%;销售毛利率7.94%,较去年同期的21.07%减少13.13个百分点。
该公司曾在今年半年报中指出,组件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快速上涨,光伏组件环节的成本压力向终端客户传导较慢且较难,光伏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另外,东方日升的负债水平也攀升至上市以来的高位。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东方日升负债合计达21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29%,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19个百分点。
募资被迫终止、业绩下滑、负债率高企等多重因素下,东方日升正频频“甩卖”旗下优质资产。
6月17日,东方日升公告称,拟将持有的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2.76%股权以3.55亿元转让给成都康晖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前者主要产品为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之一。
6月25日,东方日升再次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公司东方日升(宁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宁海新电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五莲京科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铜鼓县铜升电力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湖北岚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交易总价为5.79亿元。
8月2日,东方日升公告称,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江苏斯威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斯威克”)50%的股权作价18亿转让给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斯威克2020年在全球光伏胶膜市场销量占比17.81%,位居全球第二,当年实现净利润2.6亿元。
10月17日,东方日升披露,拟出售高邮振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4家子公司股权转让给深燃清洁能源,其核心资产为共计194MW光伏电站,交易总价为7.58亿元,预计产生税前利润2.37亿元。
10月28日,东方日升又发布了转让资产的公告,拟将其持有的澳洲132MW 光伏电站项目以1.8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转让,预计产生税前利润4298.93万元人民币。
产能过剩显隐忧
除了资金方面存在不小的压力外,东方日升豪掷百亿切入的光伏产业上游制造环节,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相比其他环节,光伏硅料领域集中度较高,且建设周期较长,新进入者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至少要一年半至两年时间。今年以来,由于新老玩家加码硅片赛道、上游产能不足等因素导致硅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硅料价格从年初的8万元/吨,最高涨至超27万元/吨,硅料成为年内光伏产业链中最赚钱的环节。
面对持续增长的下游需求以及高额利润的诱惑,硅料领域迎来大规模扩产。
处于第一梯队的通威股份截至2021年上半年已形成硅料产能8万吨/吨,预计2021年年底产能将达到18万吨。12月23日,通威股份120亿可转债获批,其中56亿元将用于乐山二期高纯晶硅项目及包头二期高纯晶硅项目,将形成10万吨多晶硅产能。
凭借颗粒硅在市场上收获不少眼球的保利协鑫,继去年底颗粒硅产能突破1万吨后,近期则抛出了超50万吨的产能扩张计划。
12月20日,大全能源也公告称,拟投资332.5亿元,在包头市建设四大项目,分别为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2.1万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项目。
除了老玩家外,行业外巨头也宣布进军硅料市场。12月16日,信义光能与信义玻璃联合发布公告称,将将合资成立信义晶硅,从事多晶硅的生产业务,项目投资总额将达60亿,涉及硅料产能6万吨/年,之后将分阶段将总产能提高到20万吨,最早于2023年投产。
需要注意的是,临近年末,光伏硅片、硅料环节的价格已开始松动。11月30日以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已接连下调硅片价格。据硅业分会数据显示,硅料价格已连续3周下滑,12月22日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与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分别下滑至23.86万元/吨和23.62万元/吨。
除此之外,硅料市场也露出产能过剩的“苗头”。据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统计,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48万吨,同比增长21.2%,预计2022年四季度进入多晶硅密集投产期,2023年国内产量175万吨,同比增长150%,或将开始面临供应过剩问题。
可以预想的是,头部硅料企业现有产能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能够助力其穿越周期,但对于东方日升等“新势力”而言,一旦因硅料产能过剩引发价格的下降,将对其技术水平、资金实力、成本控制及管理能力等提出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