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愁 30家“果链”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两极分化

证券日报 2022/04/20
导语

截至4月19日,共有30家“果链”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财报或业绩预告。从总体业绩情况来看,果链上市公司过去一年业绩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京东方、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等企业净利润成倍增长;另一方面,不少公司巨额亏损,如长盈精密、得润电子、欧菲光等。

对于“果链”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部分‘果链’企业对苹果订单依赖程度较高,苹果砍单造成业绩下滑;另一部分企业掌握高精尖技术处于产业上游,市场多元化,受苹果影响较小,业绩反而上涨。”

“果链”公司业绩分化

实际上,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出现放缓迹象。Canalys的报告显示,自2017年中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以来,中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年下跌,2021年的出货量微增1%;2022年2月份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2348万部,同比下滑20.5%。

据不完全统计,在30家已经公布业绩或业绩预告的国内“果链”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实现盈利,只有10家公司的净利实现同比正增长,有4家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有11家公司净利出现同比下滑。

“2021年因为缺芯和缺料,还有需求的减弱,苹果考虑成本问题,对一些可替代性强的供应商进行了压价,而技术有优势的供应商则赚得盆满钵满。正因为如此,‘果链’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分化。”翼虎投资电子研究员周佳对记者表示。

“有多产品线与技术优势的公司,业绩更好,比如京东方A,歌尔股份等;业绩单一,过度依赖苹果订单,业绩下滑明显,例如欧菲光正因为被‘剔除’苹果供应商名单,在‘果链’上市公司亏损金额最高。”周佳说。

张孝荣认为,“果链”公司最大的“悲剧”就是在产业链上依赖苹果,且在价格、创新和各种发展方向上,都被迫围绕苹果的指挥棒,久而久之失去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另类意义上的“代工厂”。

“一些‘果链’企业此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苹果订单比重过大,造成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果链'企业一方面需要开展业务和客户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应向竞争壁垒更高的上游领域拓展。”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记者表示。

寻找新动能是重要出路

在上述背景下,有不少公司开始未雨绸缪或跨界自救。

今年年初,“果链”巨头纷纷抛出相关跨界计划。2月份,立讯精密豪掷100亿元携手奇瑞进入造车领域;歌尔股份则进行多点布局,该公司是Meta旗下OculusQuest2、索尼PSVR以及字节跳动PicoVR的独家代工厂商,占据全球中高端VR出货量80%以上份额。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歌尔股份亦是被传言砍单的苹果AirPods的供应商之一。

工业富联CEO郑弘孟在业绩会上亦表示,公司的智能座舱、汽车马达、高压连接器等产品都有项目正在进行,目标在2023年进入量产。前段时间,欣旺达公告拟投资约80亿元建设2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由此可见,苹果对供应链公司的把控能力和业绩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是由苹果超强的产业链地位决定的。但随着供应链公司意识到‘成也苹果、败也苹果’的经营风险较大,不少公司已经从中长期的角度积极推动多元化和向上游布局,有些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未来苹果对相关‘果链’公司的影响会逐步下降。”丁少将认为。

周佳预测,消费电子下行,寻求成长新动能是各大“果链”巨头的业务重点。如果相关公司可以扩展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则业绩可能增长;若扩展新业务不及预期,或者没有新业务,仅依靠苹果产业链或手机产业链,可能今年业绩难言乐观。

编辑: 李慧楠
关键字: 果链 业绩

专栏